人民版历史必修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与教训1内容摘要:

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在后期则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②④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4. (2020 苏北四校模拟 )下表是 1913~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 ) —— 王斯德 《 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 ① 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 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 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解析 】 选 A。 本题考查对数据史料的分析能力。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列表中的各项信息,不能反映农轻重工业比例情况,④的说法与图表内容不符,排除。 故选 A项。 1991年 12月 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 „„”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的影响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 解析 】 选 A。 本题要从苏联的发展过程考虑。 长期以来,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在早期确实有积极作用,但是到后期,随着体制的僵化,它的弊端日益暴露。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 ”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解析 】 选C。 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是失败的,但是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其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17. (2020 温州高一检测 )“ 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了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 70年的历史,并且说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 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 )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 解析 】 选 B。 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戈尔巴乔夫所谓的用“ 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 ” 代替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质是放弃社会主义,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故选 B项。 18. (2020 泰州学业水平测试 )下表反映了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 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有 ( ) ① 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发展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了巨大混乱 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解析 】 选 A。 本题考查对数据的分析判断能力。 ①②④是导致 1990年国民生产增长率成负增长的原因,但苏联一直重视科学技术尤其是尖端军事技术的发展,③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 A项。 ,苏联曾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最重要的成果是 ( ) A.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B.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增强了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