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兴力量的崛起3内容摘要:
界格局中维护自身独立、谋求发展合作的尝试。 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崛起了哪些新兴力量,使 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提示 (1)欧共体:其成立实现了西欧经济一体 化,带动和促进了政治一体化,奉行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2)日本:二战后日本抢抓机遇,经济迅速发展,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美、 日、西欧经济上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日本积极谋 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 地位日益提高。 (4)不结盟运动: 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反对霸 权主义等,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 探究 】 1971年,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西 欧和日本都是美国强用力的竞争对手。 朋友,是的。 盟国,是的。 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 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 烈。 „„ 同二战结束时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 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朋友、盟国、 竞争对手”,尼克松在演说中可以说是详尽地概括 了美国和日本、西欧在二战前后的关系变化过程。 想一想:尼克松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思路点拨 结合二战后美欧、美日关系发展的过程 以及 20世纪 70年代欧洲联合和日本崛起以及美国相 对衰落的形势进行分析。 答案 二战后初期,日本和西欧都在经济上依赖美国。 政治上共同参加美国组织的各项事务,如参加北约组 织;共同反苏;遏制共产主义等。 20世纪 70年代,日 本和西欧经济发展迅速,与美国在经济上形成三足鼎 立的态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 时 „„ 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 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 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 „„” 他所设想的“高一级的整体”最早出现 是指 ( ) A.舒曼计划问世 B.拿破仑帝国 C.欧共体的建立 D.欧盟的建立 解析 “ 高一级的整体 ” 指欧洲国家的联合,最 早出现是 1967年欧共体的建立。 C 2. 《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 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 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 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这 ( )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C.象征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解析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是欧洲走向联合的 开始,而条约文本的材料分别来自六国象征了六 国合作的开始。 所以选 C。 C 3. 20世纪 70年代,欧共体对外开始“用一个声音说 话”,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这突 出表现了 ( ) A.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资本流通更自由 B.欧共体成员国的对外政策完全相同 C.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合正在发展 D.欧共体已成为国际经济格局的一极 解析 开始 “ 用一个声音说话 ” 说明欧共体在经 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开始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C 4.近日,一位英国老。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兴力量的崛起3
相关推荐
》 ( 1950年 5月 9日) 材料 3: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过程。 —— 摘自课本(人教版)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直接原因: 法德和解 : (1).欧共体的建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六国) 1958年
了一体化的进程 练一练 √ 有人说:戴高乐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崛起铺就了道路。 这个道路就是: A.致力于法德和解,推动欧洲联合 B.重振大国雄风,倡导联美抗苏 C.占领德国,联合苏联遏制美英 D.改善劳资关系,推行福利政策 练一练 √ 迅速兴起的日本 日本兴起的过程及特点: ( 2) 20世纪 50年代中期至 80年代 ( 3) 20世纪 80年代 ( 4)
础上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的主张。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改革开放后,有人说,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 A.综合国力的增强 B.经济实力的增强 C.军事力量的增强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 2.“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 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 ) A.反对霸权 B.睦邻友好
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 民主集中制原则 合作探究( 2) 第一届人大代表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通过而欢呼 1965年西藏自治区一届人大召开,宣告西藏自治区成立 新政协会议隆重开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是什么。 ( 2)对于图 1和图 3的关系,有人认为:随着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50年 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 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 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为 什么首先与 苏联 建交 美国与一系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不与中国建交 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愿同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 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会制 度不同。 (3)影响: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 会议;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亚非国际 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南京临时政府 时期的屈辱外交不同的成因有哪些。 从中可以得 出哪些历史认识。 提示 (1)不同:①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 行独立外交,因为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而且开 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屈辱 外交,因为民族不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