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4内容摘要:
会制 度不同。 (3)影响: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 会议;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亚非国际 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南京临时政府 时期的屈辱外交不同的成因有哪些。 从中可以得 出哪些历史认识。 提示 (1)不同:①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 行独立外交,因为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而且开 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屈辱 外交,因为民族不能自立,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徘徊。 ②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坚决捍卫民族主权和国家独立;南京临时政府是 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对帝国 主义存在严重的幻想。 (2)认识: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政治腐 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 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 探究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 相比有哪些不同。 思路点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三大政策” 相比,实际上是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内容、影 响、外交政策实质上的特点。 答案 (1)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2)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 《 共同纲领 》 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 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 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实际上体 现的外交政策是 (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 “ 另起炉灶 ” 政策。 即在新 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 打扫 干净屋子再请客 ” 是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 权,再考虑与其建交的问题。 A 2.下图反映的是毛泽东主席的一次出国访问,它所 体现的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3. 1950年除夕,上海 《 新民报 》 报道:“毛主席和 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 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文中 的“礼物。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4
相关推荐
1950年 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 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 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为 什么首先与 苏联 建交 美国与一系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不与中国建交 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愿同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 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 民主集中制原则 合作探究( 2) 第一届人大代表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通过而欢呼 1965年西藏自治区一届人大召开,宣告西藏自治区成立 新政协会议隆重开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是什么。 ( 2)对于图 1和图 3的关系,有人认为:随着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界格局中维护自身独立、谋求发展合作的尝试。 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崛起了哪些新兴力量,使 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提示 (1)欧共体:其成立实现了西欧经济一体 化,带动和促进了政治一体化,奉行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2)日本:二战后日本抢抓机遇,经济迅速发展,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美、 日、西欧经济上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日本积极谋
2)国内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巩固革命成果,恢复国家独立和主权,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 这是由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决定的。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 ( 1)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2)外交的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 1)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波兰等
议,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三、发展完善(法制 法治) ① 初步构想: 1980年 邓小平重要讲话 ② 1982年修改宪法 ③ 1997年中共十五大 ④ 1999年修宪 治国方略 ( 1)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2)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我们身边的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
议正式把 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5)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 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依法治国 宪法 问题思考 2.为什么说将依法治国写进 《 宪法 》 是中国法律建 设的里程碑。 提示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 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社 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共产 党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