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1卓尔不群的雅典3内容摘要:
个人财富的社会贡献一致起来,而不是与血统出身 相联系。 这开创了一种与原始平等不同的平等原 则,即比例平等的原则。 请结合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目的和作用。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关键是要综合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用的信 息。 再结合教材的表述得出答案。 答案 目的: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 并用制度将富裕公民个人的财产转化为国家的力量。 作用:梭伦将政治权利与个人财富的社会贡献结合 起来,形成了一种比例平等的原则,有利于新政权 的巩固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 探究 2】 雅典是如何保障民主政治实施的。 思路点拨 雅典民主政治的保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来分析:机构保障、权利保障、监督保障、决策 保障和物质保障。 答案 (1)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 法庭这些机构来保障民主的实施; (2)赋予公民参与 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由公 民定期审查公职人员; (4)制定一整套辩论的章法保 证辩论的实施; (5)通过发放补贴等鼓励公民参政。 总之,雅典民主基本的特点就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 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 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 (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威尼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辨析问题 的能力。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 头。 其中的雅典城邦更为典型。 B项是贵族制, C 项侧重于法律制度并且也不属于希腊。 A 2.亚里士多德在 《 雅典政制 》 中说,雅典议事会的 成员由 400人改为 500人,每 (地区 )部落出 50人, 而在以前,每 (血缘 )部落则出 100人。 上述变化发 生于 ( )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里克利任首席将军期间 解析 梭伦改革创立了新机构 —— 四百人议事 会,克利斯提尼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权机构 —— 五 百人议事会代替原来的四百人议事会,由此可得 出答案为 C。 C 3.对右图所示文物的相关表述,正确 的是 ( ) ① 反映了雅典公民对官员的民主监督 ②反映了古希腊的货币形态 ③反映 了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具体内容 ④公民参加民主 活动的证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陶片反映出雅典实施了 “ 陶片放逐法 ”。 C 4.“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 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 „„ 我坚持立。人民版历史必修1卓尔不群的雅典3
相关推荐
地域区划代替血缘部落 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 (前三等级到所有公民) 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结论: 比梭伦改革更民主、更进步 伯里克利 (公元前 495429) 古希腊政治家,出 身贵族, 公元前 443 年至前 429,历任 15 年雅典首席将军, 成为雅典的实际统 治者。 萨拉米海战 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 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最为鼎盛的 “古典时代” 战争中
精神、冒险、富于探索 …… 大陆文明(黄色文明) —— 中国 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 海陆错落,岸线曲折,港湾密布 岛屿众多,星罗棋布,数逾 480个 人们可以借助船只容易地与周遍海岸建立联系 希腊半岛山峦叠嶂,多山多丘陵 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 夏季少雨,山坡起伏,盛产大理石、陶土以及其他矿物原料 适宜载植葡萄、橄榄,发展园艺业及手工业
削弱, 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中朝 : 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是 决策机构。 尚书令权力日显重要。 外朝 ;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布衣为相,是 执行机构 最高行政机构 ,行使宰相职权 最高军政 机构 副相 ,分割行政权 副相 ,分割财权 朝代 中央政治制度 备 注 元朝 明朝 清朝 废丞相 ,权分六部;内阁制度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在 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发展。
会址 五百人会议 3.雅典民主的优越性: ① . 主人翁意识 ②. 多数人参政 ③. 群众监督 三、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① .狭隘性 ②. 极端民主化 三、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整体评价: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也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权利和自身发展能力,它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建立在剥削、压迫
建屋 .军舰巡查贸易,传教权等特权。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 中英南京条约 》 签订地点 (1842) * 《 马关条约 》 时间 1895年 4月 内容: 割 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 日本军费白银 2亿两; 开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 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矿设场。 大规模资本输出的开始 影响: 大大加深 了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程度
①性质相同(都是不平等条约) ②内容相同(都有割地、赔款和通商) ③危害相同(都破坏主权,加重负担,便利经济侵略) (2)不同点: ①内容, 《 马 》 割地面积大于 《 南 》 ,赔款数额大于《 南 》 ; 《 马 》 所开商埠深入内地; 《 南 》 关税商定是为了商品输出, 《 马 》 设厂要求,适应资本输出的需要。 ②特点, 《 南 》 体现了打开中国大门,开辟中国市场的要求(商品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