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3内容摘要: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榜 样,开辟了 的新时代;为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 和实践指导力量。 国家现代化 无产阶级革命 思想武器 问题思考 6.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的依据是什么。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什么 启示。 提示 从领导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和以建 立公平、公正、平等社会制度为目标进行分析。 启示:资本主义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 探究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1871年起义 图二 1917年攻打冬宫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有什么意义。 (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有什么意义。 (3)图一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点。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图片分析能力及史实再现能力。 从图一和图二的有效信息“ 1871年”、“ 1917年”可分别推断出为巴黎公社起义和十月革命。 其它问题回顾所学知识则可作答。 答案 (1)巴黎公社起义。 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经验。 (2)十月革命。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俄国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3)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夺权的方式。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列宁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 ”列宁这句话的本意 是 ( ) A.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剥 削 C.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 D.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 重任务 解析 这句话是列宁对俄国的认识,“苦于资本主义 的发展”表明俄国人民遭受资本主义的剥削,苦于 “资本主义的不发展”指的是俄国人民还要遭受封建 主义的剥削。 答案 B 2.列宁说:“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 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 由于许多历史原 因,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请问上 述的“战争”是指 ( ) A.克里米亚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七月流血事件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解析 列宁的话语是指这次战争激化了俄国各种 矛盾,加速了革命的提前爆发,结合十月革命爆 发的历史条件可知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B 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 甚至十几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 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一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一战加速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C.没有一战就没有十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必须有战争作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背景。 战争对于十月 革命来说的确是个背景,但绝不是根本的。 所以 列宁没有说永远不会发生,而是说在一段时间内 不会。 B 4.俄国工人雅科夫开始认。人民版历史必修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3
相关推荐
的土地, 分配给农民 耕种。 ( 3)外交上: 1918年 3月苏维埃政府与德国签订了 《 布里斯特和约 》 ,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退出战争是当时俄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 , 使俄国得到喘息机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 ( 4)军事上: 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 ( 5)政策上: 实行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中国的家庭纺车 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 时任英外交大臣帕麦斯顿的 强盗逻辑 风雨如磐,炮声雷动 ——叹天朝之沉沦 自主梳理 《 南京条约 》 、 《 马关条约 》 和 《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分析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内 容 《 南京条约 》 《 马关条约 》 《 辛丑条约 》 危害 割地 赔款 开埠 其他 条款 影响 比较 《 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
北京 营口 黄 海 东 海 黄 河 运 河 长 江 汕头 天津 宁波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4. 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天津条约 》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北京条约 》 ,鸦片战争结束 1860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 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侵占东北和蒙古 第四步:征服全中国 第五步:侵占亚洲征服世界 5 甲午战争 (18 94 --1895 ) 日本的自强
矛盾尖锐复杂,而一战又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二 . 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现曙光 主观条件: ①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③有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 ④有占全国大多数的贫苦农民作为同盟军 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攻打冬宫 1917年 11月 6日 (俄历 10月 24日),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
,结果如何。 ⑦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如何进行抗日,结果如何。 ⑧ 活动探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由中日两国的国力、国情所决定 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①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②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 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 1936年,
组织抗日义勇军 国民党 爱国官兵 ① 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② 长城抗战 ——安德馨营山海关殉国 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 ③ 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 “ 西安事变 ” 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关内人民 ① 工人罢工、募捐; ② 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③ 爱国学生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