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51认识环境管理1内容摘要:
,河道变狭窄了。 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 ,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 ,岸坝几度加固加高 ,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 ,鱼类绝迹。 多年来 ,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 ,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 1 ) 图中 A 、 B 、 C 三地中污染最 严重的是 地。 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 ( 除附近工厂污染源外 ): 、 、。 ( 2 ) 苏州河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 , 并在短期内无法恢复。 请简述其主要原因。 ( 3 ) 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 4 ) 利用材料 , 说明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是什么。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解析 :本题的难度不大 ,是理论联系实际 ,是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 ,涉及知识面较广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第 ( 1 ) 题 ,第一问学生读图容易解答 ,第二问难度稍大。 苏州河 的污染除工业之外 ,还应有生活污染、运输污染 ( 材料中 “ 码头连绵不断 ” ), 另外还有酸雨污染 ,通过读图还可知道有上游和支流携带的污染等。 第 ( 2 ) 题 ,苏州河的生态平衡被破坏 ,影响了苏州河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生存 ,丧失了自动调节功能 ,要恢复其生态功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第 ( 3 ) 题 ,环境问题单靠技术解决有很大的局限性 ,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 第 ( 4 ) 题 ,分析材料可知 ,环境管理的对象应包括企业、政府 ,除此之外 ,还应有个人 ,执行主体是政府。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答案 : ( 1 ) C 来自岸上和水上的人们生活废弃物的污染 由 运输造成的污染 河床底泥释放的污染物 大气降水中的酸雨注入 上游和支流带来的污染 ( 任答三点即可 ) ( 2 ) 苏州河水域是一个生态系统。 人为因素对水域环境的污染 , 影响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存 , 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导致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 3 )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 , 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 ( 4 ) 对象 : 个人、企业、政府。 执行主体 : 政府。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 .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及目的 ( 1 )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技术的局限性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 , 技术 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资源与 环境的退化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 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51认识环境管理1
相关推荐
和。 ( 2 ) 1992 年我国提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 , 我国环境持续恶化的状况是否马上可以得到抑制 ? ( 3 )《中国 21 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实施 的整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 4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 活动和 活动中发生的。 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 强有力的干涉 , 利用 手段制止对环境的破坏 , 同时也需要 的积极参与。 ( 5 ) 我国在 1983 年 12
要点二 环境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及基本手段 1 .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 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个人、企业、政府,其约束方向分别是:个人,侧重于日常正确消费行 为的建立;企业,侧重于清洁生产;政府,侧重于环境影响评价。 层次 对象 影响环境行为 约束方向 1 个人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环境基金融资的项目分布图 材料二: 2020 年 9 月 18 日,杭州市城市森林的生态经营管理项目已获欧盟亚洲保护生态环境国际合作资助。 杭州市是我国唯一获得资助的城市,欧盟资助额占项目所需资金总额的 75%。 (1 ) 全球环境基金关注的领域主要有 __ __ ____ 、 __ __ ____ 、__ ____ __ 和 ____ ____ 等。 (2 )
东北地区湿地萎缩 C.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 D.西南地区水土流失 A 下图中字母所在地区是我国环境脆弱区,四种不同图例分别表示森林破坏、草地退化、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锐减四大生态环境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 F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 (2)图中 D、 E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
物种资源丰富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属半湿润、湿润高原,丘陵地区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气候较为干旱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读 “ 我国部分地区图 ” ,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 )A 地区范围内沙化速度加快的人为原因是__ ____
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多 ,对环境的影响大 ,极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 分析其原因应 结合当地的生产状况 ,根据经纬度或轮廓可知 ,该地区为我国的东北地区 ,生态极危急区是黑龙江南部、辽宁西部和吉林中部 ,该地区工业发达 ,城市集中 ,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 ,排放废弃物多 ,从而产生环境问题。 第 ( 2 ) 题 ,① 地区为大兴安岭东部 ,该地出现的问题是森林资源破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