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2内容摘要:

倍。 材料三 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 我国湿地总面积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 % ,仅次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近年来,由于盲目的农田开垦和城市开发等占用、破坏天然湿地,直接造成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 1) 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 ( ) ① 青海湖 ② 稻田 ③ 黄河 ④ 水库 ⑤ 海洋 A . ①③⑤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 2) 目前,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有 __ ______。 ( 3) 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 10 万倍以上,这说明湿地具有 __ ______ 的生态功能。 C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环境污染 消除污染、净化水质 【解析】 本题是对湿地内容的综合考查。 正确认识湿地的定义,我国不同湿地的不同利用状况、作用及应采取的相应保护措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由材料一可得出第 ( 1) 题答案。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湿地破坏应先考虑其湿地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破坏的原因。 第 ( 3) 题,只要了解湿地的作用,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要点二 日益减少的湿地、保护湿地 1 .湿地减少的原因 ( 1) 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它们迟早会被来自湖泊内外的沉 积物所充满,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 ( 2)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湖沼消亡过程。 ① 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减少了湿地的面积。 ② 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使湖泊、沿海富营养化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 ③ 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泊和海滨滩涂湿地面积减少,乃至消失。 ④ 大量引水灌溉和河道截流改向,以致湖泊沼泽水量减少,面积急剧缩小,甚至完全干涸。 2 .中国湖泊急剧减少的原因 ( 1) 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使湖泊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减。 ( 2) 湖泊面积缩减,水量减少使湖水 矿化度增加,水质变劣。 3 .危害:割断了河流、湖泊与周围环境的水文联系和生态联系。 4 .湿地保护的措施 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在国际上逐渐达成共识, 1971 年,苏联、加拿大等六国在伊朗拉姆萨签署《湿地公约》,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 中国被列入亚洲湿地名录的湿地约 2 300 万公顷。 特别提醒 湿地的美称和作用 美称 作用 资源的宝库 生产出大量的鱼、虾、蟹、稻米、莲藕和菱角等农副产品 生命的摇篮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天然空调机 调 节气候,美化环境 天然水库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地球之肾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鸟类的乐园 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 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 6 000 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 20 世纪末,面积仅剩下 2 6 25 平方千米。 “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 ” ,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 近 50 年来,洞庭湖经历了 35 次水灾,尤其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 1996 年 7 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 500 亿元。 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 1954 年能蓄水 314 亿立方米, 1983 年能蓄水 1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