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41森林及其保护2内容摘要:

2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 系。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森林的过度采伐和人为破坏,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大大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大量增加,每年土壤侵蚀量达 22 .4 亿吨,因此长江有变成另一条 “ 黄河 ” 的危险。 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国家决定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计划从 1989 年起,用 30 ~ 40 年时间,在本地区 11 个省、市、区的 200 个县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2 000 万公顷,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 40 个百分点以上,土壤年侵蚀量减少 4 亿多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 3 .沿海防护林 体系。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全长 1. 8 万千米,跨 11 个省 ( 区、市 ) , 195 个县 ( 市、区 ) ,其中 12 个岛屿县、沿海县总面积 亿亩,占国土面积的 2. 6%。 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海岸线为主线,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以增加森林植被为中心,区别不同的海岸地貌类型,建立一个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的防护林体系。 任务完成后,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 % 增加到 39. 1% ,水土流失量减少 50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屏障将大大加强。 4 .平原绿化工程。 为了保护农田,国家在被称为 “ 森林空白地带 ” 的平原地区,开展 了大规模的平原绿化工程。 2020 年,全部平原县都达到了平原绿化标准。 读 “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图 ” ,完成下列问题。 ( 1)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 _。 ( 2) 长江中上游的森林遭受破坏后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 ____ __ ______ __ ________ ____ __ ______ __ 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 ______ ____ __ __ ________。 ( 3) 为保护我国水源地,在 A 地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 ____ ,其目的是保护 ____ ____ 、 ______ __ 、 ______ __ 的水源。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长江泥沙含量增加,洪涝灾害频发;三峡水库受泥沙淤积影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 4) 我国发展林业的优势在于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_。 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其原因有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_。 山区面积大,宜林地区广;纬度跨度大,森林树种丰富 重砍伐,轻抚育更新,毁林开荒严重;森林火灾,病虫害严重 【解析】 第 ( 1) 题,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带主要是为防治该区域的水土流失而营建的,同时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第 ( 2) 题,森林破坏首先造成水土流失,造成长江泥沙含量增加,同时使得三峡水库淤积严重。 第 ( 3 ) 题, A 地位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为我国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第 ( 4) 题,我国林业的优势可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方面着手分析。 我国森林资源破坏 严重的原因主要是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跟踪练习 2 读 “ 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 ” ,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