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2内容摘要:

涵 (1 ) 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 ) 内容: ① 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② 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3 ) 内涵: 内涵 地位 目标 生态持续发展 基础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续 经济持 发展 条件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 益、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社会持续发展 目的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 ) 公平性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指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 ① 同一代之间的公平:每个人享有同样的基本和平等的权利,如生存、自由、追求较好生活的权利。 ② 区际公平:在不同区域、国家和不同利益的群体之间,公平分享资源、效益和分担代价。 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以其他地区的环境损害为代价,如发达地区不能把污染转移到不发达地 区或在开发资源时破坏当地的环境,获得超额利润后不给当地足够补偿去恢复和发展。 ③ 代际公平:在现在和未来的世代之间,公平分享资源、效益和分担代价。 这一代不能为自己发展损害或限制未来世代的发展可能性,应为下一代留下至少与自己继承的同样丰富多彩、同样富于生产力的世界。 ④ 人类与其他物种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威胁自然界中其他物种的生存,如为野生生物设置足够的栖息地,禁止为了经济利益大量捕杀、采伐、买卖野生生物等。 (2 ) 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这 一原则要求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 ) 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这就要求: ① 解决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② 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订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3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地制订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在其框架下一批优先项目正 在付诸实施。 特别提醒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即环境问题伴随着发展过程而出现,也必须要在发展过程中予以解决。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命题中直接考查其概念、内涵、原则的内容不多,主要是考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实际应用,答题时应注意认真分析题目内容及要求,结合题目实际进行作答。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有关环境问题产生的示意图。 读图并 回答有关问题。 (1 ) 给这幅图加上适当的名称: __ ____ ________ ______ __ __ ____ ________ ______ __ __ 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