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2内容摘要:
( 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 a .臭氧层空洞 b .全球变暖 c .酸雨 d .森林锐减 (2 ) 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 ) 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题思路】 本题旨在考查对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酸雨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的认识。 难度并不大,关键是要知道人类排放氟氯烃类物质形成臭氧层空洞,大量排放 CO2带来全球变暖,燃烧煤、石油等含硫燃料形成酸雨,大量砍伐森林带来森林锐减。 人口的压力即人口快速增长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而出现环境问题。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应该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 【答案】 ( 1) 见下图。 (2 ) 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模式下资源利用的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这些导致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 (3 ) 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 理;改变传统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 【小结】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从示意图中抓住关键点切入。 此题若对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气体混淆不清,则会影响答案的准确性。 跟踪练习 2 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下表反映的是 2020 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 读表,回答 ( 1) ~ (2 ) 题。 重工业产值 占工业总产 值比例 ( %) 单位工业 增加值能 耗 ( 吨标准 煤 / 万元 ) 单位工业 增加值水 耗 ( 立方米 / 万元 ) 工业新水用 量占工业用 水总量比例 (%) 环渤海 地区 76 2. 16 27 .7 0 8. 48 全国 70 1. 77 1 19 .87 16 .3 4 注: 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 (1 ) 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 ) 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解析】 第 (1 ) 题,通过表中具体数据的对比,得出结论:能耗高,水耗低。 再根据工业生 产的特点及题干中 “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 等原因分析。 第 (2 ) 题,从题干信息可知,该地区重工业发达,能耗高,因此,会出现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生产成本提高等问题。 【答案】 ( 1) 特点: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原因: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 (2 ) 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 要点三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特点 表现 举例 危害的不 可预见性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环 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 人工合成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如DDT 、多氯联苯、氟利昂等,它们广泛扩散于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产生了有害影响 过程的不 可逆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 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很难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 貌 规模的全球性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国家或地区,而且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特别提醒 环境问题全球性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周围相关的地区。 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随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会扩散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甘肃省定西县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在西部大开发 的推动下,逐渐脱贫致富。 读图回答问题。 (1 ) 导致定西县贫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 __。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2
相关推荐
响力不断下降。 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也下降。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 , 在工业文明后期成为关键要素。 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 3 ) 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 , 环境污 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 4 ) 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涵 (1 ) 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 ) 内容: ① 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② 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3 ) 内涵: 内涵 地位 目标 生态持续发展 基础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续 经济持 发展 条件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答案 : ( 1 ) 渤 琼州海峡 ( 2 ) 无机磷 无机氮 富营养化 ( 3 ) ① 辽东湾周围陆上工农业发达 , 邻近中国北方的两大工业基地。 周围人口稠密 ,沿海有众多港口和其他海岸设施 , 工农业生产产生大量废弃物排入辽东湾 ② 经过辽东湾的船舶和海上石油生产等产生大量的油类物质 ③ 辽东湾海域相对封闭 , 缺少洋流 ,
龙自然保护区 C .周口店人类遗址 D .贵州梯田 (4 ) 下列属于能降低环境质量的自然原因的是 ( ) A .地震、火山爆发 B .煤炭资源的乱采滥挖 C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D .围湖造田 B A 【解析】 此组题考查环境的概念、分类以及影响环境的因素。 第 (1 ) 题,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了人类环境,本法所指的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这里所说的环境主体是人类
联系 : 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天然环境是人工环境的基础 , 人工环境是在天然环境 的基础上形成的。 部分人工环境和天然环境在景观上具有相似性 , 如原生荒漠和因过度放牧而形成的荒漠。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主题二 人类与环境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 运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 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导致物质的 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 沉积作用。 流水沉积 具有分选性 沉积作用 风力堆积 冰川堆积 非分选性 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冲积平原地形 风积作用形成的 沙丘地形。 (五)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物经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改造,变成坚硬的岩石,这种作用叫做 固结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