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1内容摘要:
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 经度每隔 150,地方时相差 1小时;经度每隔 10,地方时相差 4分钟。 【 归纳总结 】 (1)地方时的概念: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3)地方时的计算: ①地方时与经度差的关系: 经度每隔 150,地方时相差 1小时;经度每隔 10,地方时相差 4分钟。 ②地方时的计算公式: 某地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 177。 4分钟 /10 两地经度差 ③地方时的计算法则:“ 177。 ”东早西迟,东加 (+ )西减 (- ) ④两地经度差的计算法则: 同向相减,异向相加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地方时 已知 300W的地方时为 12时,求 600E、 600W的地方时。 已知 300E的地方时为 12时,求 600E、 600W的地方时。 练习 18时 14时 10时 6时 已知 300W的地方时为 12时,求 600E、 600W的地方时。 例 第一步:求 300W、 600E两地 的 经度差 ∵ 300W、 600E异向,根据“同向相减,异向相加”法则 ∴ 300W、 600E的经度差 = 300+600=900 第二步:求 300W、 600E两地 的 时差 ∵ 经度每隔 150,地方时相差 1小时;经度每隔 10,地方时相差 4分钟。 ∴ 900247。 150=6小时或 900 4分钟 /10=360分钟 =6小时 第三步:利用公式求 600E的 地方时 ∵ 某地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 177。 4分钟 /10 两地经度差;且600E在 300W以东,根据“东加西减”法则,得: 600E的地方时 =12时 +6时 =18时 ∴ 600E的地方时为 18时 同理可得: 600W的地方时为 10时 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 时区和区时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1)时区: 全球划分为 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0。 (2)区时: 各时区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1小时。 由于地球每 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 15个经度。 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 15176。 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 24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 176。 至东经 176。 ,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 176。 ,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 时区的划分 0176。 180176。 180176。 176。 W 176。 W 176。 E 176。 E 176。 W 176。 E 0时区 西一区 东一区 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 共划分 1+11+11++=24个时区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时区和区时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3)计算: ①求时区数(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 该地所在时区数 =该地经度 247。 150(商四舍五入取整数;方向不变) ②求某时区的中央经线: 该时区的中央经线 =该时区的时区数 150;方向不变 ③求区时: 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177。 时区差 1小时(注:“ 177。 ”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即东 + 西 - ;“时区差”的计算法则同“经度差”的计算法则,即同向相减,异向相加) 练习 求 72176。 W、 156176。 E所在的时区。 西 5区 东 11区 求东 5区、西 11区及 1270W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75176。 E 165176。 W 1200W 已知东 8区的区时为 12时,求西 2区、东 2区、东 10区和 980E所在时区的区时。 11:00 2:00 6:00 14:00 (4)分区计时法与特别计时法 时区和区时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1)特点: (2)日期变更法则: 原则上是 1800经线 (为照顾附近国家居民生活的方便 ,国际日界线实际上并不与 1800经线完成重合 ,而是有所 曲折:白令海中 ,阿留申西 ,新西兰东 );“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自西向东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 )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 东退西增 ) 日界线1800 自西向东 向东越过日界线 :减一天 向西越过日界线 :加一天 “今天” “昨天” 【 补充 】 地球上的日界线: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 (1)自然日界线: 即 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 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人为日界线: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 180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3)不同日期及同一天范围的判断: ①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 0时经线到 1800经线之间范围为新的一天(“今天”),余者为旧的一天(“昨天”)。 ② 新的一天(“今天”)所占的范围比重 =1800经线的地方时 /24 【 特别提醒 】 1800经线与日界线不是一回事,它们两者并不完全重合。 因此,过 1800 经线,不一定过日界线,所以只有过日界线日期才变;过 1800经线,日期可能变,也可能不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1
相关推荐
晨昏线将所经过的纬线分成两部分,在昼半球部分称为昼弧,昼弧长则昼长,在夜半球部分称为夜弧,夜弧长则夜长。 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此日以后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南半球相反 ,赤道上昼夜等长。 >>下一步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此日以后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6′S 0176。 23176。 26 ′N 90176。 N (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 90176。 — 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 例:夏至日和冬至日北京 ( 40 176。 N) 的正午太阳高度各是多少。 40 176。 N 0176。 176。 23176。 26 ′N 23176。 26 `S 夏至纬度差为: 40 176。 23176。 26 ′ 冬至纬度差为:
(地面) (高空) A B C 热 冷 冷 低 高 高 高 低 低 (地面) (高空) A B C 热 冷 冷 低 高 高 高 低 低 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导致大气在水平方向上如何运动。 (地面) (高空) A B C 受热 冷却 冷却 低 高 高 高 低 低 一、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地表冷热 不均 大气的垂直 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 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 运动:风 一、热力环流
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 (4)大气透明度:与天气和气候有关。 阴天云层或尘埃对太阳辐射反射强(阳伞效应 ——尘埃反射)。 太阳高度角越大 , 阳光通过大气的路程越短 ( 受大气的削弱作用越少 ) , 等量的太阳光线照射的面积越小( 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多 )。 太阳高度角与纬度有关。 一般来说 , 纬度越高 , 太阳高度角越小 , 一年中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少。
简称星系 ) 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从低到高的级别 ,依次为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总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的普通性) 【 阅读思考 】 阅读教材 P4图 几颗行星,它们由近及远的排列分别是什么。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太阳 小行星带 哈雷慧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政策优势已丌明显, ⑬_____ _________的优势逐渐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⑭ 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世界经济 ⑮ ______________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不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⑯ 产业 ⑰ 产业 矿产 力成本低 劳动力 全球化 、 信息化 劳动密集型 高新技术 劳动 城市人口 城镇数量 城市觃模 读图 , 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