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3内容摘要:
动能是标量,且总为正值,由物体的速率和质量决定,与运 动方向无关 ; 提问:动能的单位。 【板书】 ②动能的单位:焦( J) 同一高度,质量越大,滑块把木块推得越远。 学生回答:力对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学生讨论:找出做功和速度平方变化的定量关系。 学生讨论,求解。 学生讨论找出“ 221mv ”这个特定意义的物理量。 学生回答:动 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 学生讨论:动能是标量。 学生回答:动能的单位和加感性认识。 深化对前一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感受理论探究的过程,在学生求解的过程中要适度巡视,加以指导。 应用学生的解答过程,肯定学生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和喜悦。 在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问题和实际 事例,增加学生对知识的 教师活动 学 生活动 点 评 1J=1Nm=1kgm2/s2 提问:二战时一位飞行员用手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这说明了什么。 【板书】 ③动能具有相对性。 讲解:有了动能的公式,前面的方程就可以写成: 12 kk EEW 提问:⑴上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⑵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功,上式是否还成立呢。 讲解:上式具有普遍意义,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 【板书】 二、动能定理 表述:合外力对物体做的。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3
相关推荐
,弹力可近似认为是 不变 的 把弹簧从 A到 B的过程分成很多 小段 Δl1,Δl2,Δl3… F F F3 … W= F1Δl1+ F2Δl2+ F3Δl3+ … 积分 思想 微分 思想 6.怎样计算这个求和式。 W= F1Δl1+ F2Δl2+ F3Δl3+ … 如何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的。 o F o Δl F o Δl F 6.怎样计算这个求和式。
练习 如图 285 从离地高为 h 的阳台上以速度 v 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它上升 H后又返回下落,最后落在地面上,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面)( ) A.物体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 mg(H+h)。 B. 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mg(H+h)+ mv2/2 C.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mgh+mv2/2 D.物体在落回过程中,经过阳台时的机械能为 mgh+mv2
B A O F 阻 G FN 假如物体还受其它力做功 ,机械能是否还守恒 ? 在 只有重力做功 的 物体系统内 , 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时,机械能 条件 只有重力、弹力做功 在具体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时,一般 ① 对于 某个 物体,只受重力(弹力)做功;受其它力,而其他力不做功 , 则该物体的机守 ②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 (包括弹簧在内组成的 系统 ,如果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或弹力做功
W = F s 请大家把这个功的表达式,用上学期学过的 动力学 、 运动学 公式展开、整理、化简 ……… 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 恒力 F做的功 等于 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2122 2121 mvmvFsW 221 mv 动 能 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其速度的平方乘积的一半。 Kg ( m / s ) 2 J 推推看: 动能是标量,与功的单位相同, 也是焦耳。 221mvE K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 . 练习、 A、 B两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在相同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通过相同的位移,若 A的质量大于 B的质量,则在这一过程中:( ) A、 A获得的动能大 B、 B获得的动能大 C、 A、 B获得的动能一样大 D、 无法比较谁获得的动能大 2.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物体在一水平恒力 F 作用下,速度由零增加到 v和由 v 增加到 2 v 两阶段水平恒力 F
阻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补偿。 ( 2)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应该采用那些点距来计算小车的速度。 为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每两人一组,条件差的学校可以每四人一组)。 点评: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 即发事件。 重点指导一两个组顺利完成实验,以便后面实验数据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