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9内容摘要:

( 6 )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t Ⅰ ∶t Ⅱ ∶t Ⅲ ∶„„∶t n = 1 ∶( 2 - 1 ) ∶( 3 - 2 ) ∶„„∶( n - n - 1 ) . 【 解析 】 (1)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的两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Δ x = aT2,不相邻的两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Δ x = naT2( 本题中 n = 9 - 5 = 4) ,故物体的加速度 a =Δ xnT2 =44 12 m/s2= 1 m/s2 (2) 物体在 9 s 内的位移 x = v 0 t +12at2= ( 9 +121 92)m = 45 m. (1)以上比例成立的前提是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把它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应用比例关系,可使问题简化. ,初速度为 m/s,在第 9 s内的位移比第 5 s内的位移多 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 9 s内通过的位移. 【 答案 】 (1)1 m/s2 (2)45 m ● 教材资料分析 〔做一做〕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图象表示,这种图象叫做位移 — 时间图象,即 x - t 图象.运用初中数学中学到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知识,你能画出匀变速直线运动 x = v 0 t +12at2的 x - t 图象的草图吗。 如果一位同学问: “ 我们研究的是直线运动,为什么画出来的 x - t 图象不是直线。 ” 你应该怎样向他解释。 【 点拨 】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x=v0t+at2, xt图象一定是一条曲线,如图所示.不同时刻所对应图象上点的斜率等于该时刻速度的大小,由 v=v0+at知,速度不断增大,图象斜率也是不断增大.该图象描述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认为 t1时刻对应的位移为 x1, t2时刻对应的位移为 x2,物体相当于在 x轴上运动,曲线上各点的坐标分别对应着时刻和位移.位移— 时间图象反映的是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象不是运动轨迹.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公式的应用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 0 = 5 m/ s ,加速度为 a = 0. 5 m/s2,求: (1) 物体在 3 s 内的位移; (2) 物体在第 3 s 内的位移. 【 解析 】 (1)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3 s 内物体的位移 x3= v0t3+12at32= 53 m +1232 m = m (2)2 s 内物体的位移 x2= v0t2+12at22= (52 +1222)m = 11 m 第 3 s 内的位移 x = x3- x2= m - 11 m = m 本题也可以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2 s 末的速度 v2= v0+ at2= (5 + 2)m/s = 6 m/s 3 s 末的速度 v3= v0+ at3=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