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8内容摘要:

44 12 m / s2= 1 m / s2 (2) 物体在 9 s 内的位移 x = v 0 t +12at2= ( 9 +12 1 92)m = 45 m . 【 答案 】 (1)1 m/s2 (2)45 m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公式的应用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0= 5 m/s,加速度为 a= m/s2,求: (1)物体在 3 s内的位移; (2)物体在第 3 s内的位移. 【解析】 (1)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3 s 内物体的位移 x3= v0t3+12at32= 5 3 m +12 32 m = m (2)2 s 内物体的位移 x2= v0t2+12at22= (5 2 +12 22)m = 1 1 m 第 3 s 内的位移 x = x3- x2= m - 1 1 m = m 本题也可以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2 s 末的速度 v2= v0+ at2= (5 + 2) m / s = 6 m / s 3 s 末的速度 v3= v0+ at3= (5 + 3) m / s = m / s 因此,第 3 s 内的平均速度 v =v2+ v32=6 + 2 m / s = m / s 故第 3 s 内的位移 x = v t = 1 m = m . 【 答案 】 (1) m (2) m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x = v 0 t +12at2的理解: (1) 式中共有四个物理量,仅就该公式而言,知三求一; (2) 式中 x 、 v 0 、 a 是矢量,在取初速度 v 0 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 a 取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 a 取负值,若计算的结果 x 0 ,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若 x 0 ,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 1:在一段平滑的斜冰坡的中部将冰块以 8 m/s的初速度沿斜坡向上打出,设冰块与冰面间的摩擦不计,冰块在斜坡上的运动加速度恒为 2 m/s2. 求: (设斜坡足够长 ) (1)冰块在 5 s时的速度; (2)冰块在 10 s时的位移. 【 解析 】 (1)画出简单的情景图,如右图所示,设出发点为 O,上升到的最高点为 A,设沿斜坡向上为运动量的正方向, 由题意可知 v0= 8 m/s, a=- 2 m/s2, t1= 5 s, t2= 10 s 根据公式 vt= v0+ at 可得第 5 s时冰块的速度为 v1= [8+ (- 2) 5]m/s=- 2 m/s 负号表示冰块已从其最高点返回, 5 s时速度大小为 2 m/s. ( 2 ) 再根据公式 x = v 0 t +12at2 可得第 10 s 时的位移 x = [ 8 10 +12 ( - 2 ) 102] m =- 20 m 负号表示冰块已越过其出发点,继续向下方运动,10 s 时已在出发点下方 20 m 处 . 【 答案 】 (1)2 m/s,沿斜面向下 (2)20 m,在出发点下方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常见推论的应用 如右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 全相同的木块,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 v射入. 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 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穿入每 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之比分别为 ( ) A . v 1 ∶ v 2 ∶ v 3 = 3 ∶ 2 ∶ 1 B . v 1 ∶ v 2 ∶ v 3 = 3 ∶ 2 ∶ 1 C . t 1 ∶ t 2 ∶ t 3 = 1 ∶ 2 ∶ 3 D . t 1 ∶ t 2 ∶ t 3 = ( 3 - 2 ) ∶ ( 2 - 1 ) ∶ 1 【解析】 子弹运动的逆过程可看成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 v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子弹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1 ∶ ( 2 - 1) ∶ ( 3 - 2 ) .则子弹实际运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t1∶ t2∶ 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