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内容摘要:
动的。 (四)实例探究 • [例 1]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的原因是( ) • A.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 • C.电源频率不稳 D.打点针压得过紧 • 解析: A.接在直流电源上不会打点。 A错。 • B.打点与电压是否稳定无关,点痕重轻与电压有关。 B错。 • C.频率不同打的点仍为圆点。 故 C错。 • D.打点针压得过紧。 针和纸接触时间长,打出一些短线。 D正确。 • 答案: D n 0 1 2 3 4 5 V m/s 0 1 2 3 4 5 6 7 8 t/101s v/(ms1) 四:用图象表示速度 表 1 纸带在几段时间中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1 2 3 4 5 6 表 2 纸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位置 0 1 2 3 4 5 mx /st /)./( 1smv)./( 1smvst /4 . 速度 — 时间图象 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 ,用横坐标表示 ,根据表中各时刻的速度.将 作为一组坐标在图象中 ,将点连线后得出的图象称为速度 — 时间图象 ( v - t 图象 ) . 位移 v、 t 时间 描点 探究归纳 一、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使用 典例 1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 , 直接记录了( ) A . 物体运动的时间 B .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 . 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D .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解析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都是每隔0 .0 2 s 在纸带上打一个点 . 因此,根据打在纸带上的点迹,可直接反映物体的运动时间 . 因为纸带跟运动物体连在一起,打点计时器固定,所以纸带上的点迹就相应地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 虽然用刻度尺量出各点迹间的间隔,可知道 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再根据物体的运动性质可算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但这些量不是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的 . 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为 A 、 B. 答案 AB 针对练习 1 关于打点计时 器 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A .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 B .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C .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D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ABD 解析 打点计时器的振针打点的频率一定 ( 50 Hz)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如果纸带匀速运动,点迹均匀;如果纸带加速运动,点迹变稀;如果纸带减速运动,点迹变密. 二、应用纸带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典例 2 一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分析小车的运动速度时,从几条纸带中选出了一条不很完整的纸带,如图 2 所示.纸带上有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 ,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中,单位是厘米. 图 2 ( 1) 计算 0 ~ 6 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 2) 打点计时器打第 4 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接近多少。 思路点拨 平均速度可由 v =Δ vΔ t求出,求瞬时速度时,应当取包含该点的尽可能短的时间间隔,由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解析 ( 1) 0 到 6 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v =Δ xΔ t = + + + + + 6 ( 5 ) 10- 2 m/s = m /s≈ m/ s ( 2) 当打点计时器打第 4 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当最接近于 3 ~ 5 点间的平均速度,则 v4=Δ x35Δ t35= + 2 ( 5 ) 10- 2 m/s = m /s≈ m/ s 答案 (1) m/s (2) m/s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 典例 3 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小明坐在驾驶员旁边注视速度计,并记下间隔相等的各时刻的速度值,如下表所示: t/s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v/(kmh- 1) 20 30 40 50 50 50 50 35 20 5 0 根据小明的记录内容,试完成下列问题: (1) 从表中数据得到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特点:在 0 ~15 s 内,汽车的速度在变化,时间每经过 5 s 速度增大__________k m /h ;在 15 ~ 30 s 内汽车速度不变,速度大小为 ____。人教版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相关推荐
的平均速度,把 它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三中,点 0 作为计时的开始,即 t=0。 10.以速度 v为纵轴,以时间 t 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二的数据在坐标轴上描点,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11.通过曲线的走向大致看出手的速度变化规律,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说出你的体会。 12.重复以上步骤再做一次。 如果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则实验步骤的前 3
• 解析: 选用合适的电源,是保证打点计时器安全、正常工作的前提;纸带是否平整,影响到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纸带平整时阻力比较小;打点周期性是否良好直接决定着实验结果的误差大小;复写纸的安装是否正确,影响着打点的清晰度.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是实验前应该检查的. • 规律总结: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1)打点的频率等于交流电的变化频率. • (2)振针过高
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ABD) ,有利于减少纸带因受摩擦而产生的误差。 A:该用 6v直流电源 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 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 D: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 (CD)。 A:电源电压偏低 B:永磁体磁性不足 C:振针位置过高 D:复写纸陈旧 E:振动片不在永磁体的中央。 原因:振针距离复写纸的太近
数出 n个点,这些点所对应的时间为 秒。 n个点的距离。 (n1) 利用公式 v = △ x /△ t 可求出第一个点到第 n个点的平均速度 • 测量瞬时速度实验原理 如果运动物体带动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就记录了物体运动,纸带上的点子也相应地表示出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在不同时间里,物体发生的位移和速度的大小及其变化
所示 ,它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 ,哪一种误差小 ?原因是什么 ? 问题 1. 电磁打点计时器中怎样安放复写纸和纸带 ? 师总结 :将复写纸套在复写纸定位销上 ,推动调节片可以调节复写纸位置 .将纸带从复写纸圆片下穿过即可 . 问题 2. 振针打的点不清晰或打不出点可能有哪些情况 ? 师总结 :。 2 调整打点计时器。 (可能是振动片的振动幅度太小了 ,可以调节振动片的位置。
动: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减小。 0 t/s v/m/s 2 8 4 3 1 2 5 4 6 0 t/s v/m/s 2 8 4 3 1 2 5 4 6 0 t/s v/m/s 2 8 4 3 1 2 5 4 6 0 t/s s/m 2 8 4 6 4 3 1 2 5 根据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并指出前 4秒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