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3内容摘要:
数出 n个点,这些点所对应的时间为 秒。 n个点的距离。 (n1) 利用公式 v = △ x /△ t 可求出第一个点到第 n个点的平均速度 • 测量瞬时速度实验原理 如果运动物体带动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就记录了物体运动,纸带上的点子也相应地表示出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在不同时间里,物体发生的位移和速度的大小及其变化,从而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如下图在 D、 G这两 个点的时间间隔内,纸带 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 可由公式 v=⊿ x/⊿ t 求出。 这个速度可以代表 E点的瞬时速度。 F D Δx •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如果再取包含 E点在内的 DF,那么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就会更能准确地表示出E点的平均速度。 从公式来看,如果距离 E点越近,间隔 时间越短,就越接近 E点的瞬时速度,不过。人教版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3
相关推荐
动的。 (四)实例探究 • [例 1]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的原因是( ) • A.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 • C.电源频率不稳 D.打点针压得过紧 • 解析: A.接在直流电源上不会打点。 A错。 • B.打点与电压是否稳定无关,点痕重轻与电压有关。 B错。 • C.频率不同打的点仍为圆点。 故 C错。 • D.打点针压得过紧。
的平均速度,把 它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三中,点 0 作为计时的开始,即 t=0。 10.以速度 v为纵轴,以时间 t 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二的数据在坐标轴上描点,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11.通过曲线的走向大致看出手的速度变化规律,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说出你的体会。 12.重复以上步骤再做一次。 如果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则实验步骤的前 3
• 解析: 选用合适的电源,是保证打点计时器安全、正常工作的前提;纸带是否平整,影响到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纸带平整时阻力比较小;打点周期性是否良好直接决定着实验结果的误差大小;复写纸的安装是否正确,影响着打点的清晰度.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是实验前应该检查的. • 规律总结: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1)打点的频率等于交流电的变化频率. • (2)振针过高
所示 ,它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 ,哪一种误差小 ?原因是什么 ? 问题 1. 电磁打点计时器中怎样安放复写纸和纸带 ? 师总结 :将复写纸套在复写纸定位销上 ,推动调节片可以调节复写纸位置 .将纸带从复写纸圆片下穿过即可 . 问题 2. 振针打的点不清晰或打不出点可能有哪些情况 ? 师总结 :。 2 调整打点计时器。 (可能是振动片的振动幅度太小了 ,可以调节振动片的位置。
动:速度随时间而均匀减小。 0 t/s v/m/s 2 8 4 3 1 2 5 4 6 0 t/s v/m/s 2 8 4 3 1 2 5 4 6 0 t/s v/m/s 2 8 4 3 1 2 5 4 6 0 t/s s/m 2 8 4 6 4 3 1 2 5 根据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并指出前 4秒内
上的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里民生的位移,从而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实验步骤 : 1.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 地套在纸盘轴上,检查两条白纸带是否已经正确地穿好,墨粉纸盘是否在两条纸带之间。 2.把计时器上的电源插头在 220V交流电源插座上。 3.按下脉冲输出开头,用手水平地拉动两条纸带,纸带动上就打上一列车员小点。 4.取下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