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6内容摘要:
度的平均值 •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 C.火车以速度 v经过某一段路, v是这一段路上的平均速度 • D.子弹以速度 v从枪口射出, v是指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瞬时速度 • 答案: BCD •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进行判断,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火车以速度 v经过某一段路, v是指在这段路上的平均速度;子弹以速度 v从枪口射出, v是指子弹射出枪口时的瞬时速度. 规律总结: 平均速度 v =xt指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该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为矢量,平均速度为矢量. • 变式训练 1 对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 B.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 C.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 D.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 答案: CD • 解析: 要抓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定义进行比较、理解.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只有速度均匀变化时才满足这种关系. • 例 2一辆汽车以 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 30m/s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如下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答案: 汽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24m/s.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汽车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等于甲、丙两地间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即 v =xt. 设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均为 L ,则位移 x = x 甲乙 + x 乙丙 = L + L = 2 L ,时间 t= t 甲乙 + t 乙丙 ,而 t 甲乙 =Lv1, t 乙丙 =Lv2,所以 v =2 LLv1+Lv2=2 v1v2v1+ v2=2 20 3020 + 30m/ s = 2 4 m/ s . 规律总结: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为: ( 1 ) 选取一个运动物体为研究对象 ( 2 ) 选取一个运动过程为研究过程,并确定相应的 Δx及 Δt . ( 3 ) 由 v =ΔxΔt求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若为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若 Δt 非常小,可近似认为 v 等于 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 变式训练 2 某质点由 A出发做直线运动,前 5s向东行了 30m经过 B点,又行了 5s前进了 60m到达 C点,在 C点停了 4s后又向西行,经历了 6s运动 120m到达 A点西侧的 D点,如图所示,求: • (1)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2)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 答案: 见解析 •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注意位移与发生该段位移所用时间的对应性.另外位移、速度都是矢量,有方向,首先要选取一个正方向,注意正负号的意义. 解析: 取 A 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 ( 1 ) 前 5s 内的平均速度: v =Δx1Δt1=30m5s= 6 m/s ,方向向东. 第二个 5s 内的平均速度: v =Δx2Δt2=60m5s= 1 2 m/s ,方向向东. 质点停止运动的 4s 内平均速度: v。人教版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6
相关推荐
位移所用的时间 t的比值是恒定的 ,可以由 S/t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用这个速度可以描述整个匀速直线运动. 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 1s内通过的位移是 8m,第 2s内通过的位移是 20m,第 3s内通过的位移是 30m,第 4s内通过的位移是10m。 ( 1)汽车做什么运动。 ( 2)分别求出第 1s内、第 2s内、第 3s内、第4s内的速度 为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 15 m + 10 m = 70 m 平均速率为 v ′1=l1t1=705 m / s = 14 m / s. 在后 2 s 内的位移及路程分别为 Δx2= 15 m - 10 m = 5 m , l2= 15 m + 10 m = 25 m 在后 2 s 内的平均速度及平均速率为 v2= Δx2t2=52 m / s = m / s v ′2=l2t2=252 m / s = m / s
上的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里民生的位移,从而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实验步骤 : 1.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 地套在纸盘轴上,检查两条白纸带是否已经正确地穿好,墨粉纸盘是否在两条纸带之间。 2.把计时器上的电源插头在 220V交流电源插座上。 3.按下脉冲输出开头,用手水平地拉动两条纸带,纸带动上就打上一列车员小点。 4.取下纸带
小叫速率。 2.瞬时速率的测量: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量瞬时速率。 例如: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读数可以看做汽车的速率。 3.速率是标量。 四、问题与习题 【例题】 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 5s。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 1s 前进的距离分别是 9m、 7m、 5m、 3m、 1m。 求汽车前 1s、前 2s、前 3s、前 4s 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 110 米跨栏比赛中 ,刘翔的成绩是 ,到达终点 所用时间最短 ,所以取得冠军 2) 第二种方法 :同样的时间 ,比较通过位移的大小 ,位移的大的 ,运动的快 . 例如 :在比赛中 ,刘翔领先于其他选手 ,我们知道他跑的快 . [结论 :由此我们知道 ,运动的快慢跟运动的时间 ,及通过的位移都有关系 教学 活动 3 (三) 呈现教学内容 一 . 速度 1. 定义 :速度 v
流 6 V,频率 50 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 .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器 .工作电压为交流 220V,频率 50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 . (2)测速度时,首先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每隔 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时点,所以相邻的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s;再用直尺量出各相邻计时点之间的距离;最后用公式 v=s/t可以算出各时间间隔的平均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