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0内容摘要:
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2)位移: 是从运动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① 位移方向,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运动的终止位置;位移的大小,是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②位移可以用一根有向线段来表示。 箭头方向代表位移方向,线段的长短按一定的比例(标度)代表位移的大小。 【 例 3】 从高为 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 碰撞后弹起,上升到高为 2 m处被接住,则这个过程中( ) A .小球的位移为 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7 m B .小球的位移为 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7 m 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3 m 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3 m 【 解析 】 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并按要求去确定它们。 题中物体初、末位置高度差为 3 m,即位移为 3 m,末位置在初位置下方,故位移方向竖直向下,总路程则为 7 m。 A 【 评析 】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和位移的大小相等。 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 如图 111所示,一卫星绕半径为 R的圆轨道运动了一周, 其位移大小为 ______,路程是 ______;若质点运动了 周,其位移大小为 _______,路程是 _______,此运动过 程中的最大位移是 ______,最大路程是 ________。 图 111 3140 2πR 2R 72πR2R 72πR学点 4 用坐标表示位置和位移 【 例 4】 小明所在学校的校门口是朝南的,他 进入校门后一直向前走 120米,再向东走 40米就到了他所在的教室,请你画出他的 教室所在的位置。 【 答案 】 如图 113所示 如果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物体所在的某一位置,如果是一段时间,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可建立一维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如图 112物体在时刻 t1处于“位置” x1,在时刻 t2运动到“位置” x2,那么, 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 s = x2x1,可见,物体位置的变化可用位移来表示。 图 112 【 解析 】 选校门口为坐标系原点, x。人教版必修一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0
相关推荐
) A、做精彩表演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B、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 C、研究飞出枪口的子弹运动轨迹时的子弹 D、研究绕地球运动一周所用时间的航天飞机 二、参考系 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 CD [课堂练习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个物体是怎么运动的 D
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 •B、所谓参考系就是我们假设为不动的物体,以它为标准来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 •C、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相同 •D、研究航行中的轮船内某一个人在船内的运动,取轮船为参考系是为适宜 在某些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并不重要,可以忽略,可看成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理想的点
就是 T= = s。 在选好的计时起点下面表明 A,在第 6点下面表明 B,在第 11 点下面表明 C„„,点 A、 B、 C„„叫做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 x x x3„„ ( 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 ) 利用第一章方法 对下面纸带上的点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课本 31页 表 格中 : 以速度 v 为 轴,时间 t 为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 格 中的数据,在
265年,西晋成立。 晋武帝为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减少灭吴阻力,因此对蜀汉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李密当属被征召之列。 晋武帝几次征召李密的原因 2.李密以孝闻名天下,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
个卑贱的亡国之俘虏。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我的苦楚,并不是只有蜀地的人士和梁益二州的长官才清楚 …… 判断句(含否定判断) 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婴疾病 —— 被疾病缠绕,为疾病所困。 由课文标题展开思考: 为什么要“陈”。 “陈”什么。 如何“陈”。 ?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 (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
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 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横的方面: (外、内) 既无 ——伯叔 终鲜 ——兄弟 晚有 ——儿息 外无 ——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 ——应门五尺之僮 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 “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