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2内容摘要:
A. 海啸都是由海底浅源大地震引起的 B. 相对受灾现场讲 , 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越洋海啸两类 C. 海啸的表现形式就是先涨后退 , 反复多次 D.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 4. 天文潮汐 、 风暴潮 、 海啸相似之处是 A. 分布区域 B. 水位表象 C. 形成原因 D. 发生前兆 D B • 污染物来源: 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以及海上活动排放的废弃物; –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 分布:大型港口、工业城市河及口附近;石油污染主要集中在沿海水域及海上航道沿线 二、海洋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 1.海洋环境问题 (1)海洋环境污染: • 种类 :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和石油 • 危害 :损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的健康。 妨碍人类海洋生产活动;降低海水质量;破坏海洋生态 例二: 石油入海流 石油是海洋污染物中最主要的一种。 据估计,通过各种途径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千分之五。 石油进入海洋的途径有: 海洋运输与港口建设 海上油田的开发 石油平台发生事故 石油污染的 危害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由于石油的密度小,且不溶于水,一旦进入海洋,石油就会 漂浮在海面上 ,一方面 隔绝 了水和空气之间的氧气交换;另一方面石油的氧化,需要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海水中严重缺氧,会使海洋中的生物很快窒息死亡。 石油污染对海洋的影响是最大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 一是 改进运输方式,比如可以铺设海底输油管道 二是 对油轮进行改造,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漏油事件 三是 对于陆源性污染,我们可以采取回收利用的办法,减少排入海洋的废水。 但仍有可能出现石油泄漏,出现漏油现象应积极清污,将危害减少到最低。 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 方法 分散 沉降 吸收 围栏 放任 燃烧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 具 体 做 法 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 利用麦杆、泥炭、聚苯乙烯等吸收石油 用围栏圈住回收 让其自然分解 让其自然分解 (2)海洋生态破坏: ①原因: •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排放污染物一 —造成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一 —造成生物数量减少;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 ——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以及一些自然灾害,如海底火山爆发、海啸、海底地震等,也会使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改变。 ② 赤潮 概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 •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人为) 、农药等 随径流入海, 中, , 使有机质和营养盐在水体中富集。 赤潮形成的原因 •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自然,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气象、海流、海况) –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 20—30℃ 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 – 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的海湾 赤潮形成的原因 • 一、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 pH值升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其它生物减少,水体缺氧 • 二、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2
相关推荐
,海洋生物资源 减少 • 2020年全世界因受鲨鱼袭击而死亡的人数只有 5人,而每年被捕杀的鲨鱼却不计其数。 • 鱼翅贸易是导致鲨鱼被捕杀的主要因素。 据估计,每年全球大约有 1万吨的鱼翅贸易量,香港是鱼翅的全球贸易中心,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 50% ~70%,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鱼翅进口和消费地。 • 捕鲨割鳍,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行为。 鲨鱼鳍只占到鲨鱼身体的5%。 在拉丁美洲
急剧升降的现象, (向岸吹的强风和大潮使风暴潮来势倍增) (一)风暴潮: (一)风暴潮: 思考 2 参照 P68海洋自然灾害第三自然段:归纳风暴潮的类型、成因、分布、特点和危害 类型 成因 分布 时间 特点 台风 风暴潮 台风引起 热带、副热带沿海 夏秋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 破坏力强 温带 风暴潮 温带气旋引起 中高纬度沿海 春秋,夏季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3 危害
六峰,光明顶并不在其中,是因为古人将光明顶视为群峰之冠,故列位于三十六峰名之上。 由于地势平坦,所以这里也是 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 始信峰海拔1668米,为黄山 36峰之一。 相传明代黄习远从云谷寺游至此峰,到此始信黄山可爱, 并题名“始信”。 • 始信峰风景区汇聚了许多 黄山名松 ,有: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卧龙松、探海松。 石笋峰上可观赏众多 奇石。 • 迎客松
面,接近冰点的海水大面积地在不到 1000m的深度从极地缓慢地流向赤道。 这样,就在许多 热带或亚热带海域 终年形成 20℃ 以上的垂直海水温差。 利用这一温差可以实现热力循环并发电。 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就是借助一种工作介质,使表层海水中的热能向深层冷水中转移,从而做功发电。 例如使用低沸点的二氧化硫、氨或氟利昂做介质,在表层温水热力作用下气化、沸腾,吹动透平机发电
2020年我国海洋灾害属正常年份。 风暴潮、赤潮、海浪、溢油等灾害共发生 155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 54亿元,死亡(含失踪) 140人(见表 1)。 2020年我国因风暴潮、赤潮和海浪等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上年减少约 33%。 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死亡(含失踪) 49人,为 2020年的主要海洋灾害;海浪灾害造成直接损失。 赤潮和溢油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各国的海洋资源利用情况如何,都有哪里 一 .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 1 .原因:水荒 2 .方式: ①海水直接利用 • 农业 (用低盐度海水灌溉农田) • 生活(公厕冲洗、消防用水) • 工业(主要用作工业冷却水) 阅读材料: P52“海水灌溉前景广阔” 思考题: 推测一下,海水灌溉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