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内容摘要:
面,接近冰点的海水大面积地在不到 1000m的深度从极地缓慢地流向赤道。 这样,就在许多 热带或亚热带海域 终年形成 20℃ 以上的垂直海水温差。 利用这一温差可以实现热力循环并发电。 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就是借助一种工作介质,使表层海水中的热能向深层冷水中转移,从而做功发电。 例如使用低沸点的二氧化硫、氨或氟利昂做介质,在表层温水热力作用下气化、沸腾,吹动透平机发电,再利用深层冷水把工作介质凝结成液态。 使表层海水中的热能向深层冷水中转移,从而做功发电如此循环不息,保持发电机运行。 温差能利用的最大困难是温差大小,能量密度低,其效率仅有3%左右,而且换热面积大,建设费用高,目前各国仍在积极探索中 温差能发电机 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是以 化学能 形态出现的 海洋能。 主要存在与河海交接处。 同时,淡水丰富地区的盐湖和地下盐矿也可以利用盐差能。 盐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密度最大的一种 可再生能源。 通常,海水( %盐度)和河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有相当于 240m水头差的能量密度,这种位差可以利用。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相关推荐
A. 海啸都是由海底浅源大地震引起的 B. 相对受灾现场讲 , 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越洋海啸两类 C. 海啸的表现形式就是先涨后退 , 反复多次 D.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 4. 天文潮汐 、 风暴潮 、 海啸相似之处是 A. 分布区域 B. 水位表象 C. 形成原因 D. 发生前兆 D B • 污染物来源: 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工农业生产
,海洋生物资源 减少 • 2020年全世界因受鲨鱼袭击而死亡的人数只有 5人,而每年被捕杀的鲨鱼却不计其数。 • 鱼翅贸易是导致鲨鱼被捕杀的主要因素。 据估计,每年全球大约有 1万吨的鱼翅贸易量,香港是鱼翅的全球贸易中心,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 50% ~70%,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鱼翅进口和消费地。 • 捕鲨割鳍,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行为。 鲨鱼鳍只占到鲨鱼身体的5%。 在拉丁美洲
急剧升降的现象, (向岸吹的强风和大潮使风暴潮来势倍增) (一)风暴潮: (一)风暴潮: 思考 2 参照 P68海洋自然灾害第三自然段:归纳风暴潮的类型、成因、分布、特点和危害 类型 成因 分布 时间 特点 台风 风暴潮 台风引起 热带、副热带沿海 夏秋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 破坏力强 温带 风暴潮 温带气旋引起 中高纬度沿海 春秋,夏季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3 危害
2020年我国海洋灾害属正常年份。 风暴潮、赤潮、海浪、溢油等灾害共发生 155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 54亿元,死亡(含失踪) 140人(见表 1)。 2020年我国因风暴潮、赤潮和海浪等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上年减少约 33%。 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死亡(含失踪) 49人,为 2020年的主要海洋灾害;海浪灾害造成直接损失。 赤潮和溢油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各国的海洋资源利用情况如何,都有哪里 一 .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 1 .原因:水荒 2 .方式: ①海水直接利用 • 农业 (用低盐度海水灌溉农田) • 生活(公厕冲洗、消防用水) • 工业(主要用作工业冷却水) 阅读材料: P52“海水灌溉前景广阔” 思考题: 推测一下,海水灌溉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0公里的跨海铁路轮渡项目 —— 烟 (台)大(连)铁路轮渡 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4)海洋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围海填海造陆 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的海水排干,形成封闭的陆地 ( 1)围海造陆: 概念 : 典型国家 : 荷兰、 1/5国土围海造陆获得 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 ( 2)填 海造陆: 概念: 典型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