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故都的秋2内容摘要:
意象: 破屋、高天、驯鸽的飞声、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 “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 2020/12/25 37 一字一句见情思 一、清晨静观图 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清:碧天 静:驯鸽的飞声(以动衬静) 静对蓝朵 悲凉:破壁腰 蓝朵 秋草 二秋槐落蕊图 2020/12/25 39 思考: 写槐树完全可以写它高大挺拔的姿态,为什么作者偏偏要在那 “ 落蕊 ” 上做文章呢。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 写落蕊,描绘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寂静无人,独自徘徊,只有与自然交融;给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寂寞、凄凉 感觉,也流露了 眷恋古都之秋 的情怀。 2020/12/25 41 不写其高大挺拔,而写其落蕊。 晨踏落蕊,轻扫落蕊, 寂静 无人,斯人 独徘徊 ,有欣喜,亦有 寂寞。 无可奈何花落去,淡淡悲凉油然生。 幽人徘徊,落蕊满地,寻寻觅觅为何事。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花事凋零,物是人非,关于生命陨落的伤感其实是人们一种共同的体验,王国维的两句词或许集中地表达了这种沧桑而无奈地感情: “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 当郁达夫细细地感知槐树的落蕊的时候,一叶而知秋,引发的是对生命流逝和日渐衰老的落寞与悲凉感。 此时,达夫早已成为知名文人,正直的他曾多次遭到当局的通缉,人到中年而“ 以没有一个归宿为可虑 ”。 1932年 1月 4日,他写了幅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 ” 年近不惑而感悟到人生的悲凉、落寞。 一字一句见情思 二、槐树落蕊图 这幅画面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静:“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其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三秋蝉残鸣图 2020/12/25 45 “秋蝉的 衰弱的残声 ,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 无论在什么地方, 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几声秋虫的哀鸣, 以动衬静, 渲染了故都之秋 冷落、悲凉 的气氛,牵动作者心魂,加“浓”了秋味。 2020/12/25 46 “ 蝉 ” 意象:虞世南、骆宾王、柳永等都曾写过与蝉相关的诗词,“ 蝉 ” 寄寓了多样的人生感怀,郁达夫笔下的秋蝉衰弱的残声所唤起的关于生命漂泊与衰亡的感喟,与之一脉相承。 2 .北国秋蝉的啼唱,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和蟋蟀耗子一样,为市井小民所熟知,体现了郁达夫 审美趣味中生活化、平民化的一面 ,大俗即大雅,俗趣雅趣,统一在这北国秋蝉的嘶鸣中。 四、秋雨话凉图 第 610段: “ 还有秋雨哩 ……“ 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 写了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一句一景 ,写出了 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 的情景。 云的景象、雨的阵势,活灵活现。 同时,在“秋语图”里加入“都市闲人”, “唉,天可真凉了 ——”“ 可不是吗。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有什么妙处呢。 2020/12/25 49 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 ,用。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故都的秋2
相关推荐
在还是一样,外患的迭来,朝廷的蒙昧,百姓的无智,志士的悲哽,在这中华民国的二十四年,和孝宗的乾道淳熙,的确也没有什么绝大的差别。 ” 探究思考 本文还有一段言简意深的议论,它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中国 —— 外国 悲秋之广 常人 —— 文人 悲秋之深 是对悲秋情结的总结与升华,更提升了作者的悲秋之感与颂秋之情。 “ 闲暇是一种包容着智慧、中庸、愉悦诸文化因素的高尚的精神生活
词语:清、静、悲凉 四、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1到 2段写的是什么。 用什么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北国秋和南国秋的比较,对比。 作用: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 五、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
被理解,甚至被误解,这样就会“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 …… —— 表示女革命者的考虑的过程,在决定的过程中也有犹豫,使人物更加真实 • “ 这些痛苦,这些打击,不仅来自你的敌人,而且来自你的的亲戚,你的朋友。 ” “ 是 …… 就是从他们那里来的,我也要忍受。 ” “ 好。 你准备牺牲吗。 ” “ 是。 ” “ 你准备着无名的牺牲吗。 你会灭亡 —— 没有一个人 ……
话凉 ” 中的意境 雨奇 调美 枣子 : 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 可见作者对故都秋 日胜景了然于胸,感情表达含蓄而深沉。 五 、 佳日秋果 的情趣 佳日 七八月之交 八九分成熟 淡绿微黄 清秋佳果 淡绿、微黄 漏下的日光 玉泉的夜月,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秋蝉的残声 驯鸽的飞声,潭柘寺的钟声 秋槐落蕊,秋雨 秋形 : 秋声 : 秋色 : 秋光 : 破屋 ,破壁
河 畔 ( ) 荡 漾 ( ) 青 荇 ( ) 榆 阴 ( ) 揉 碎 ( ) 浮 藻 ( ) 长 篙 ( ) 漫 溯 ( ) 斑 斓 ( ) 笙 箫 ( ) p224。 n y224。 ngx236。 ng yr243。 u zǎogāo s249。 l225。 n shēng xiāo初读诗歌,感知诗情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初步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情感:
默是今晚的康桥。 朗读节奏 语气、语调 舒缓而抒情 三、 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轻柔而低平 清新飘逸 空灵自然 柔美而抒情 诗歌带给我们的感受 伤 离 别。 ,描绘了哪几幅意境图。 请给每一小节的意境图拟一个小标题。 四、学生齐读,合作探究 意 象 云彩 金柳 青荇 水草 榆荫 清潭 星辉 夏虫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意境图 挥手告别云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