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4课人生的境界3内容摘要:

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自读课文 整体把握 思考: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冯友兰说的四重境界分别是哪四重。 四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觉解 觉解 根据下面两个语句对“觉解” —词作出自己的解释。 ① …… 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 ②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事。 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 “ 觉解”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重点梳理 难点突破 自然境界 ―― 一个人做事 , 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 对于他所做的事情 , 可能并无觉解 , 或者不甚觉解。 这样 , 他所做的事 , 对于他就没有意义 , 或很少意义。 功利境界 ――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 , 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他所做的事情 , 其后果可能有利于他人 , 其动机则是利己的。 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 , 对于他 , 有功利的意义。 道德境界 ―― 还有一种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 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回主页 重点梳理 难点突破 *功利境界的人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