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动之一内容摘要: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 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 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A 三、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 A 种群数量达到 K值时, 种群 — 增长停止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 种群 — 增长最快 种群数量 小于 K/2值时 种群 — 增长逐渐加快 种群数量 大于 K/2值时 种群 — 增长逐渐减慢 同一种群的 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对大熊猫应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采取什 么措施。 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看,能 得到什么启发。 种群数量达到 K值时,都能在 K值维持 稳定吗。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 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因此,凡是影响上述种群特征的因素,都会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 环境因素 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出和迁入 种群数量的变化 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 增或减 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 1)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 2)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动之一
相关推荐
所示的结果。 从图可以看出 : 大草履虫在这个实验环境条件下的最大种群数量是375个,这就是该实验种群的 K值。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 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 曲线,称为“ S” 型曲线. 讨论: 大草履虫的增长呈 “ S” 型曲线的原因有哪些。 存在环境阻力 ——— 自然条件 ( 现实状态 ) ——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 种内竞争不断加剧 , 捕食者数量不断增加 ,
北宋柳咏、两宋之际李清照。 天净沙 〃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元曲 一、 《 窦娥冤 》 关汉卿 有日月朝暮悬, 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Rxxa 且解集 为时当 ,. xaxxa 或时 ,解集 为当 06x1x因式分解, 得 : a 分类讨论 ax2+bx+c0的不等式时 注意 : a 与 0的大小; ⊿ 与 0的大小; 两根的大小; 练习: )1(,1)2()1(2 axxa例 2 关于 x的二次不等式 a2x2+6ax+9- b2 ≤ 0的解集是 [- 1, 2],求 a
的现象叫基因重组。 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 因也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这些染色单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 意义 : 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 是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产生新的基因(基因分子 结构改变),而产生新的 基因型 不产生新的基因( 基因分 子结构不变) ,但重组产 生新的基因型 区 别
•低频性 •随机性 •多方向性 •可逆性 基因突变意义 基因突变的结果使一个基因变成了它的_______,从而产生新的 ________, 可能 会引起 _______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 ______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等位基因 基因 生物性状 根本 应用 • 诱变育种 • 原理: 自然突变 • 优点: 提高突变率,增加变异来 源,从而利于选育出生产上需要的优良品种。 太空南瓜
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 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 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试管是实验 中的 试管,为什么。 甲(上清液) 乙(沉淀物) 丙(匀浆) o a b c d e g h f i 3 6 9 12 15 18 21 将酵母菌接种到一定浓度的淀粉糊溶液中,先在 30℃ 条件下通气 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