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内容摘要:
况下,安培力、磁感应强度、电流三者的方向是两两垂直的,且此时安培力 F也为定值电流在某匀强磁场中所受的最大值,否则应当以 B=F/ILsina来计算 .故答案为 B项 .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题回顾 】 此类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而是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并结合动力学知识综合考虑,将看似电学的问题转化为力学问题 . 能力 思维 方法 【 例 2】 如图 1125(a),相距 20cm的两根光滑平行铜导轨,导轨平面倾角为 a=370,上面放着质量为 80g的金属杆 ab,整个装置放在 B=中 . (1)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要使金属杆静止在导轨上, 必须通以多大的电流 . (2)若磁场方向垂直斜 面向下,要使金属杆静止在 导轨上,必须通以多大的电流。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析 】 此类问题的共性是先画出侧视图,并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 1125(b)由平衡条件得 (1)F=BIL=mgtana I=mgtana/BL=15A (2)当磁场垂直斜面向 下时 F=BIL=mgsina I=mgsina/BL=12A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题回顾 】 学生要明确在该题中最后结果并不是很重要,相比而言,此题中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却是重点,即要先以侧视的方式画出受力图,切记 . 能力 思维 方法 【 例 3】 如图 1126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导轨相互平行,并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一根质量为 ,有效长度为 2m的金属棒放在导轨上,当金属棒中的电流为 5A时,金属棒做匀速运动;当金属棒中的电流增加到 8A时,金属棒的加速度为 2m/s2,求磁场的磁感强度 .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析 】 在求解加速度问题中首要问题是受力分析并求解合外力,并以图示 .本题的宗旨是要求学生对导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12-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相关推荐
引起注意 . 2 3要点 疑点 考点 (2)直线加速器的主要特征 . 如图 1154所示,直线加速器是使粒子在一条直线装置上被加速 . 图 1154 课 前 热 身 1155所示,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匀强磁场方向水平指向纸外,有一电荷 (不计重力),恰能沿直线从左向右飞越此区域,则若电子以相同的速率从右向左水平飞入该区域,则电子将 (C) 课 前 热 身 1156所示,一个带正电的摆球
100个波传到 观察者 A位置 (因为在一个周期内 波向前传一个波长 ),观察者感觉 到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 使用教学软件不忘课堂教学 • 听:感知现象 • 看:形象描述 • 讲:逻辑演绎 • 算:上升理性 评价:帮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平台上,展开逻辑思维。 (2)当波源不动,观察者向波源运动 多普勒效应 (清华同方课件) 例题 2 • 设波速 v= 100m/s, 波源频率 f=100 Hz,
题三 题面:固体能保持一定形状的原因是固体分子之间保持一个稳定的距离 r0.若分子间距变为r,则( ) A.当 r> 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B.若 r< r0,分子间只有斥力 C.若 r= r0,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若 r= r0,分子间同时有引力和斥力 题四 题面: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 r0 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平衡,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r0时
均不变,穿过 P的磁通量不变,所以此两个过程中无电磁感应现象, P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 B项错 D项对; 能力 思维 方法 Q中电流在 BC时段时先减小后增加,P中磁通量先减小后增加,所以 P、 Q间先是相互吸引后相互排斥,则 P对桌面的压力先是小于重力后是大于重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 t3时刻 Q中无电流,此时尽管 P中有电流,但两环之间也无相互作用力,所以此时刻 P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 (一般是电学量 ),从而直接反应出变化 . 要点 疑点 考点 : (1)在做热敏实验时,加开水后要等一会再测其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温相同,并同时读出水温 . (2)可用图像描出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线来分析其规律 . (3)光敏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通过盖上小孔改变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多少 . (4)光电计数器是比较精密的仪器
路端电压的区别以及闭合电路中的断路与短路的特征 .由题中已知条件知电源电动势即为开路电压,即 E=800mV=,短路电流为 Imax=400mA=,可知电源内阻为r=E/Imax=2Ω则当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也为 2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时,它的路端电压为 : VRrR EU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题回顾 】 纯电阻电路中电动势与内外电压的关系可以看做是内外电阻串联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