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高二上9-b电功电功率ppt习题课课件内容摘要:

例 3: 1)节日彩灯的连接是串联还是并联。 为什么一个灯的灯丝断了,其余灯仍能亮。 2) R1与 R2哪个电阻大 ?当一个灯泡的灯丝断了之后,其余各灯亮度有什么变化 ? R2 解释:由 P=U2/R可知, R越大,功率越小。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希望灯丝发出的功率大,并联的电阻消耗的功率小,因此应有 R2R1。 当某一灯丝断了,只有 R2串联在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增大了,总电流变小了。 因此每个灯都要变暗一些,可见多个灯断丝之后,整串灯的亮度将变得很暗。 电路化简时的原则: ①无电流的支路化简时可去除; ②连接的导线不计电阻,导线上各点的电势相等,所以导线可任意长短; ③在没有特殊说明时,一般电表均视为理想电表,将电流表内阻视为 0,电压表内阻视为无穷大(即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四、混联电路的等效化简方法 等势点排列法 (又称节点法) 将各结点 (三叉点以上) 用字母标出 ; 判定各结点电势的高低(若原电路未加电压,可先假设加上电压 ); 将各结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 ,再将各结点间的支路画出 ; 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例 1: R1 R2 R3 R4 R1 R2 R3 R4 解: 1) R4 2) A R3 R1 R2 解: V R1 R2 R3 R4 A V 课堂练习 : 例 2: 如图, R1=4Ω, R2=4Ω, R3=2Ω,电路两端所加电压为 5V,求总电阻和两个电流表的读数。 R2 R1 R3 A1 A2 5V 答案: 1 Ω, A1= , A2=。 电流分支法: (若电路原无电压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后判定) ; ,则这些电阻是串联的;从某点起电流分开流过几个电阻后又汇合,这些电阻为并联。 c. 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 ; d. 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注意: 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练习 1: 如图所示的电路, R1=10Ω,R2=60Ω。 当 AB两端接 100V电压时,CD两端电压为 80V,求: 1)电阻 R; 2)如果将 100V的电压接 CD两端,求 AB两端的电压。 A B C D R1 R2 R1 R2 R 答案: 80 Ω, 40V。 练习 如图, R1=10Ω, R2=4Ω, R3=6Ω, R4=3Ω, U=。 ( 1)若在 ab间接一理想电压表 ,它的读数为多少 ? ( 2)若在 ab间接一理想电流表 ,它的读数为多少 ? R2 R1 R3 A V U R4 a b 答案: ,。 五、滑动变阻器 两种画法 三种接法及其作用 U L R 1)分流作用 连接特点: 变阻器直接和用电器并联。 R用 R变 U 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变化范围: 电压的变化范围: URRUR ~变用用用变用~ RURR U2)限流作用 连接特点: 变阻器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