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6题名篇名句默写内容摘要:
目遇之而成色 与山间之明月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 • (1)荀子在 《 劝学 》 中,作者以木做成车轮为喻,阐明学习重要性的名句是 “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车柔使之然也 ”。 • (2)李贺在 《 雁门太守行 》 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 • [解析 ] 5分,每答出一空给 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 (一 )考查重点 • 高中教材古代散文中的背诵篇目: 序号 篇 目 出处或作者 1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 荀子 》 2 逍遥游 (北冥有鱼 „„ 圣人无名 ) 《 庄子 》 3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 韩愈 4 阿房宫赋 (六王毕 ) 杜牧 5 赤壁赋 (壬戌之秋 ) 苏轼 • 高中教材古代诗歌中的背诵篇目 序号 篇 目 出处或作者 1 氓 (氓之蚩蚩 ) 《 诗经 》 2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 ) 屈原 3 蜀道难 (噫吁嚱 ) 李白 4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杜甫 5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 白居易 6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 李商隐 7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 李煜 8 念奴娇 (大江东去 ) 苏轼 9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 ) 辛弃疾 • 初中教材古代散文中的背诵篇目 序号 篇 目 出处或作者 1 《 论语 》 十二章 《 论语 》 2 《 孟子 》 三章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 ) 《 孟子 》 3 曹刿论战 《 左传 》 4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 》 5 出师表 诸葛亮 6 桃花源记 陶潜 7 三峡 郦道元 8 杂说 (四 ) 韩愈 9 陋室铭 刘禹锡 序号 篇 目 出处或作者 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1 岳阳楼记 范仲淹 12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3 爱莲说 周敦颐 14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5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 宋濂 16 《 庄子 》 一则 《 庄子 》 17 《 礼记 》 一则 (虽有佳肴 ) 《 礼记 》 18 《 列子 》 一则 (伯牙善鼓琴 ) 《 列子 》 19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20 湖心亭看雪 张岱 21 河中石兽 纪昀 • 初中教材古代诗歌中的背诵篇目 序号 篇 目 出处或作者 1 关雎 (关关雎鸠 ) 《 诗经 》 2 蒹葭 (蒹葭苍苍 ) 《 诗经 》 3 观沧海 (东临碣石 ) 曹操 4 饮酒 (结庐在人境 ) 陶潜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 王勃 6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 王湾 7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 王维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 李白 9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 序号 篇 目 出处或作者 10 望岳 (岱宗夫如何 ) 杜甫 11 春望 (国破山河在 ) 杜。20xx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6题名篇名句默写
相关推荐
张来我看看。 ” •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 成 刚 因单位一项工程工期特别 紧 而 脱不开身,回老家看 望 母亲的计划不能如期实现。 他本想按照母亲的要求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工作 忙忘了寄 钱 ,只好又一次性给母亲汇去 2400元,宝强照片的事早已 忘 得一干二 净 了。 • 二十多天后,成 刚 正在办公室审核图 纸 ,忽然收到一张2200元的汇 款 单,是母亲汇来的。 成 刚 先是十分
的特点:准确、概括、严谨、生动。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下面两个角度: ( 1)语言特点,即从关键词语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对文章整体风格的作用,主要有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具体答题时:①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②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概括性和简洁性;③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 2)语体特点,即从整体感知文章的角度
明白告诉读者。 如中考满分作文《自信 —— 照耀我们成才的明灯》中有这样几段: 是的,自信是人生的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我们成长,它照耀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 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俄国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技巧指南:这种过渡方法简单实用,可以迅速转入下面的话题,显得简洁明快。 【技巧六】关联词语过渡。 指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下文贯通起来的过渡方法。 这些词语有:因为、所以、虽然
• 4. 颈联体现了诗题中 “ 最高 ” ,其写法别具匠心,请简要分析。 (6分 ) • 答: 示例:颈联写诗人站在楼上,极目远眺,向东仿佛能看到最东方的扶桑遥指此处断石,向西仿佛能看到最西方的弱水流入脚下长江,亦真亦幻,宏阔神奇,诗人借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极力渲染出此楼之 “ 最高 ”。 • [解析 ] 6分,手法 3分,好处 3分。 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 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5 ~ 6 题
补性. S {0} 数学建构: 补集的性质: 1.补集的反身性: ∁S S= , ∁S = . 练习: ∁N N*= . 中小学课件站 例 2.记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A, S= R,试求 A及 ∁SA, 并把它们表示在数轴上. 数学应用: 3x- 6≤0 2x- 1> 1, 解:解不等式 2x- 1> 1得 x> 1, 解不等式 3x- 6≤0得 x≤2, ∴ A= {x|1< x≤2}.
那新来的,悄然而至。 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 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 你来我往,此起彼伏。 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 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 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 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