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4-15题古代诗歌鉴赏内容摘要:
• 4. 颈联体现了诗题中 “ 最高 ” ,其写法别具匠心,请简要分析。 (6分 ) • 答: 示例:颈联写诗人站在楼上,极目远眺,向东仿佛能看到最东方的扶桑遥指此处断石,向西仿佛能看到最西方的弱水流入脚下长江,亦真亦幻,宏阔神奇,诗人借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极力渲染出此楼之 “ 最高 ”。 • [解析 ] 6分,手法 3分,好处 3分。 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 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5 ~ 6 题。 ( 本题共 2 小题, 11 分 ) 导学号 007741 17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 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 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 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 ( ) •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 “ 闲 ” 字反衬 “ 忙 ” 字。 •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桃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来。 •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 延 ” 与 “ 纳 ” 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A E •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 鸡啼 ” 以动衬静。 • E.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 “ 残红 ” 与 “ 众绿 ” 就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整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 [解析 ] A错在 “ 早 春季 节 ” ,从诗题 “ 四月 五 日 ” 和“ 送春 ” 可知是 夏 始 春 余。 E错在 “ 四联八句皆对 仗 工整,用词造语也 浓墨 重彩 ” ,诗歌首 尾 两联不对 仗 ,用词造语是清新自然。 • 6.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请 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6分 ) • 答: 示例: ① 恋 春 之情。 诗人感 慨 于落 红 、众绿、 竹 色、山光,表达了热爱自然的感情。 ② 闲 适 之情。 “ 官闲 ” 之余,寻 壑 经 丘 , 踏春访 友,主客 欢 饮,体现了诗人闲 适 的生活情 趣。 ③ 眷 恋之情。 客人反说离城很近、不急于回程,表现了对 浓浓 友 谊 的 眷 恋之情。 • [解析 ] 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题目之一。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 “ 官闲 聊 ” ,闲 适 之情;“ 残红 ” ,恋 春 之情; “ 城门近 ”“ 日正长 ” ,对 浓浓 友谊 的 眷 恋之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7 ~ 8 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 11 分 ) 导学号 007741 18 归王官①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④。 • 【 注 】 ① 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 ② 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 ③ 逃名, 《 汉书 逸民传 》 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 ④ 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 )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 乱 ” 指战乱, “ 烧 ” 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 “ 烧残 ”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 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 “ 犹自 ” 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 “ 恋吾庐 ” 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 “ 忘机 ” 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由于深居山中,不问政事,来往人少,所以用不着机心了,诗人因此很高兴。 B D • 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 E.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随遇而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 [答案 ] 答 B给 3分,答 D给 2分,答 E给 1分;答 A、 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 [解析 ] B“ 恋吾 庐 ” 表明了诗人 逃 离官场、归隐田园之后的自足自 适 、轻 松 自得,但又 饱 含着一种 愤慨。 而且“ 希望 社会不要再有 战乱 发生 ” 错误。 D“ 后 悔 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 辞 官归隐 ” 错误,从 “ 鹤疏 ” 分析,主要反思的是当年不应该急于出去为官,不是没有早 辞 官。 E“ 随遇而安地度过 ” 分析不当,应为 悠 然自 适 地度过。 • 8. 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 《 钱塘湖春行 》 中“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的异同。 (6分 ) • 答: 示例: (1)相同点: ① 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明媚、生机盎然的意境。 本诗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白诗描写了春光和煦、早莺争树、春燕啄泥的景象。 ② 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2)不同点: ① 使用手法上,本诗颈联化静为动,用动词 “ 涨 ” 描写满池春水,下句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白诗都是动态描写。 ② 表达情感上,本诗通过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表达了归隐田园后的快乐之情,白诗主要表达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 • [解析 ] 6分,相同 2分,不同 4分。 本题答案可以丰富多彩,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一 )考查重点 • 1.对诗句内容和诗歌主旨的理解。 (第 14题 ) • 综观 2017年高考第 14题的命题可以看出,本题运用客观题的形式,以诗联为基本单位,考查对诗句、诗歌主旨和相关艺术技巧的理解能力。 • 2.对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 (第 15题 ) • 本题的鉴赏要点主要有: • (1)某一诗句在作品的妙处,如 2017年高。20xx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4-15题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推荐
目遇之而成色 与山间之明月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 • (1)荀子在 《 劝学 》 中,作者以木做成车轮为喻,阐明学习重要性的名句是 “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车柔使之然也 ”。 • (2)李贺在 《 雁门太守行 》 中 “ ________________
张来我看看。 ” •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 成 刚 因单位一项工程工期特别 紧 而 脱不开身,回老家看 望 母亲的计划不能如期实现。 他本想按照母亲的要求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工作 忙忘了寄 钱 ,只好又一次性给母亲汇去 2400元,宝强照片的事早已 忘 得一干二 净 了。 • 二十多天后,成 刚 正在办公室审核图 纸 ,忽然收到一张2200元的汇 款 单,是母亲汇来的。 成 刚 先是十分
的特点:准确、概括、严谨、生动。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下面两个角度: ( 1)语言特点,即从关键词语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对文章整体风格的作用,主要有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具体答题时:①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②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概括性和简洁性;③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 2)语体特点,即从整体感知文章的角度
补性. S {0} 数学建构: 补集的性质: 1.补集的反身性: ∁S S= , ∁S = . 练习: ∁N N*= . 中小学课件站 例 2.记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A, S= R,试求 A及 ∁SA, 并把它们表示在数轴上. 数学应用: 3x- 6≤0 2x- 1> 1, 解:解不等式 2x- 1> 1得 x> 1, 解不等式 3x- 6≤0得 x≤2, ∴ A= {x|1< x≤2}.
那新来的,悄然而至。 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 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 你来我往,此起彼伏。 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 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 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 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
Can bears climb the tree? Can they smell food from far away? 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meet a bear? Step 2 Consolidat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Look and say. The teacher shows the pictures of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