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济南版生物八下711发酵技术内容摘要:

发酵后震荡 3 个瓶壁的变化 1 号瓶 PH67 2 号瓶 PH45 3 号瓶 PH67 记录实验结果。 装置 温度 时间 开始PH 值 实验后PH 值 牛奶外观 [ 口味变化 1 号 密封 冰箱内 6 小时 67 之间 67 之间 液态 不明显 2 号 密封 33℃ 6 小时 67 之间 45 之间 粘稠 豆腐脑状 酸度增加 3 号 不密封 33℃ 6 小时 67 之间 67 之间 液态 不明显 现象分析: ( 1)、几号瓶制成了酸奶。 ( 2 号)。 ( 2)、 3 号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1 号没有适宜的温度, 3 号没有密封) 得出结论: 用鲜奶制作酸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条件 表达交流: ( 1)、各小组班内交流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相互品尝各自的产品,思考为什么酸奶和牛奶的口味、形态不同。 大多数同学指出酸奶的口味有点酸,酸奶是因为在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中,利用牛奶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等物质,牛奶与酸奶所含物质不同,口味就不同。 酸奶是固态,像豆腐脑。 ( 2)、如果实验没有成功,分 析原因。 生答:可能是仪器没有洗干净,掺有杂菌;也可能是密封不严;或是乳酸菌已经失去活性等。 ( 3)、对做成功的小组进行表扬,做实验失败的小组要总结教训,课下再去做,争取成功。 也希望同学们课下也为自己的父 母制作一杯酸奶。 (4)、展示某小组在家里完成的实验。 设计意图: 实验的完成需要较长时间,可以让学生分不同的小组在课前完成。 将“做”摆在核心位置,让“学”围绕“做”,使学生在“做”中领悟和感知知识。 对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实验没有成功的小组,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强调 科学实验的严谨性。 小结 : ( 1)你能总结酸奶制作的大致步骤吗。 生:灭菌 接种 密封 发酵 ( 2)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我们知道酸牛奶中有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杆状的细菌,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会大量繁殖,把牛奶里的乳糖转化或分解成了乳酸,从而使牛奶产生酸味。 还能把牛奶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各种氨基酸从而使牛奶产生芬芳的滋味。 像这样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就是乳酸发酵。 板书: 延伸探究: 除上述结论外,你认为制作酸奶还需要哪些条件,根据你的想法,尝试涉及探究活动方案并实施。 葡萄糖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的成败分析,制作酸奶是否跟发酵时间长短有关,及在一定时间内跟接种的多少有关,或是跟加糖的多少有关系吗。 鼓励学生针对其中一个课下去探究。 设计意图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结和延伸探究让学生对这个实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而且培养了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探究三:酒精发酵 过渡: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历史非常悠远。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利用发酵技术进行大规模 酿酒。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 这么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都与酒有关。 如同学们想不想弄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