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众精密金属公司模具课新模设计标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内导套一般与内导柱配套使用 .用厌氧胶与模板粘结 ,一般间隙取 — ,且要求孔壁清洁无油污 . 4),小导柱在自由状态下应露出 PS 板 20— 30mm为宜 . 5),下模为了防止由于导柱的导入导出引起排气不畅或局部真空 ,应设 置气孔或气槽 .如图 3— 1所示 : 6),内导柱应设置得非完全对称 ,以防止装模时出错 .一般使某一内导 柱在某一坐标上偏移 3~5mm的整数 . PDF created with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广众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模具课 新模设计标准 12 ,外导套 . 1),外导柱应先导入外导套 20— 30mm后 ,内导柱再导入内导套 . 2),一般单动模和较为简单的小型连续模选用二个导柱 ,精密的连续模 则必须选用四个或四个以上 . 3),单动模外导柱一般采用对角或中间布设 ,但必须考虑上下模座的装 夹位置和方便送料 . 4),单动模一般采用滑动导柱 ,但模板和模座边缘离导柱定位块 5— 10mm. 5),连续模一般采用带钢珠保持圈的滚动导柱 . 6),为防止导柱与上模座顶撞 ,一般在上模座开设一孔 ,且直径应大于 导套孔 2— ,外导柱应不超过上模座 ,以免打 坏冲床和模具 . 模具 类型 模具大小 (长度方向 ) 导柱型号 数量 300mm以下 直径 25 2 300500mm 直径 32 4 动 模 500mm以上 直径 38 4 连 续 模 300mm以下 直径 25 2 PDF created with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广众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模具课 新模设计标准 13 300700mm 直径 32 4 7001200mm 直径 38 4 12001600mm 直径 45 6 1600mm以上 直径 60 68 PDF created with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广众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模具课 新模设计标准 14 四 ,模具导料 ,浮顶结构和卸料结构的设计 1, 浮动导料销 . 浮动导料销不但能导向材料向前送进 ,同时还能在冲压回程时将材料上 抬 ,头部台阶还起刚性卸料的作用 .所以其位置尽可能靠近导正孔 .如图 4— 1 所示 : h1=冲压件顺利送料所需最低高度 +(1~3)mm h2=t+(1— 2) T= h3+(h2t )/2 A=B+(— ) 2, 顶杆 ,顶块 . PDF created with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广众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模具课 新模设计标准 15 结构 (a)是普通的顶杆 ,应用广泛。 结构 (b)主要造用于条料刚性差 ,同时又没有成形的部位 . 因此该机构由于托起面积大而提高条料刚性 . 顶杆 ,顶块一般与浮动导料销配合使用 3, 卸料结构 . 结构 (a)主要应用于单动模以及简单的小型连续模。 结构 (b)主要应用于大中型的精密连续模 ,同时也比图 (a)装拆方便 . 4, 限位钉的设计 . PDF created with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广众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模具课 新模设计标准 16 连续模中 ,在开始进料时 ,为防止卸料板与板料单边接触而倾斜 ,减少 模具寿命 ,需要在卸料板上开容料槽 .一般容料槽有两种形式 .如图 4— 4所 示 : 图中 t为板料厚度 ,d为板料宽度 . t= (a), t= (a)或 (b), t (b). 为了加工方便 ,有时也采用图 45的结构 5, 弹簧选择原则 . 1),弹簧应保证卸料力足够 ,且分布合理 2),弹簧压缩量 弹簧许可压缩量。 3),弹簧长度 =弹簧预压量 +模具自由状态下弹簧的长度 . 4),卸料力应通过计算 : 5),弹簧应对称分布 . PDF created with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广众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模具课 新模设计标准 17 五 ,支承件设计 1, 模柄 . 柄是连接冲床与模具的重要部件 .常应用于小型模具上模的固定 .其 结构有多种形式 ,我们通常用以下两种 : 51 2, 模脚 . 脚结构如图 5—— 2所示 : PDF created with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广众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模具课 新模设计标准 18 1),一般 H应 50以上 .如果下模设有气垫顶杆 ,则需 100以上 . 2),一副模具中有二组或以上的板时 ,板与板的接合处应设置模脚 . 3),模脚紧固地下模座上 . 4),为了叉车上下模具的方便 ,模脚与模脚之间距离应 130以上 ,但必 须 L1其中 L2的大小由 L1决定 ,如 :当材料误送超过 ,冲床停机 ,则 L1L2= PDF created with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广众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模具课 新模设计标准 20 对于探误杆头部通常也采用另外一种形式 ,如图 62: 62 其中探误杆的直径根据模具大小和条料宽度来决定 . PDF created with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广众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模具课 新模设计标准 21 七 ,模具设计中文本标注标准 1, 线切割加工中文本标注要求和设计要求 . 1),基准孔的设置 a. 基准孔是加工和装配的基准 ,有基准棒与其配合 ,通常 PS,PH, DIE板上的基准孔割成如图 7— 2所示的形式 .一般情况下基准孔 应设置两个 ,且两孔连线应平行于 X或 Y轴线 ,尽可能保证其坐 标与零件的基准的相对坐标为整数 ,且保证内导柱和销钉孔的座 标为整数 .面积超过机床最大 加工范围则需设置 4个基准孔 . b. 凹模板 ,卸料板 ,冲头固定板 ,上下模座必须做有基准孔 .但 上下模座只需铰出 6H7孔即可 ,不必割成图 7— 2所示形状。广众精密金属公司模具课新模设计标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