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内容摘要: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 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 ②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 ③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 ④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造成积贫积弱。 比较元朝行省制度与今天行政区划的异同。 相同点 : ① 都是适应我国疆域辽阔的特点,将各个地区统一在 中央政府的管辖下。 ② 都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不同点: ① 元朝的行省辖区较大;有些名称仍在使用,但大多 数名称已变化。 ② 今天的行政区划中,设立了一些自治区和特别行政 区,给这些地区高度自治权,这在元朝是不可能的。 ③ 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代表封建中央控制地方局势,管理地方,征发徭役,搜刮财富。 而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政区划更多的是体现对地方管理和建设的职能,代表当地人民利益。 教学参考 行省的设立 评价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地方分权 集中 中央集权 从 汉至元地方政治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 1)秦朝丞相地位高 ( 2)卫青等看汉武帝时期决策机构的变化。 史料链接: 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 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 “ 田蚡不足与计 ”。 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皇 帝 中朝 外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必修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
相关推荐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 1)汉朝: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形成内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 2)魏晋南北朝: 三省体制(即尚书、中书、门下) ( 3)隋唐: 三省六部制 ( 4)宋朝: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 5)元朝 : 设中书省,相权得到强化 评价: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结: 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历朝都不断发展这一制度。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 此制度是以 为核心的。 、多渠道的。 总趋势是弱化和分化地方权力,并控制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思考: 些。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中 央 三 公 九 卿 制 度 内 朝 与 外 朝 皇
如代表太平洋,哪处可形成著名渔场 ,其原因 是。 ( 2)若 AB线是 60176。 纬度,那么这个海域位于 半球(南或北),从性质看,甲是 (寒或暖 )流。 ( 1)若 AB线是 30176。 纬度,那么这个海域位于 半球(南或北),甲、乙、丙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洋流: 甲 ,乙 ,丙。 : 南 暖流 寒流 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 西风漂 厄加勒斯暖 丙 受离岸风影响
交换法 四、水的纯化 五、水的软化 •1。 暂时硬水--煮沸法 •2。 药剂法:石灰-纯碱法 • 磷酸钠法 •3。 离子交换法 六、海水的淡化 •1。 蒸馏法 •2。 凝固法 •3。 离子交换法 •4。 电渗析法 •5。 反渗透法 水污染 也是导致缺水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的水污染已十分严重。 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年排放污水量近 600亿吨 ,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
么。 2. 我国西北地区对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如何。 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案例 2—— 咸海的忧虑( P64)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类可以利用水资源, 而不合理的利用也会让人类饱尝的报复。 在 20世 纪著名公害事件有多件涉及人类利用水资源的, 它们是: 事件 时间 地点 危害 原因 水吴湾事件 1956年 日本 威尔士饮用水污染 1985年 英国 莱茵河污染
水的使用 [案例 ]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 自然情况 : 以色列 2/ 3的国土是戈壁和荒漠。 大部分土地贫瘠,最重要的是水资源奇缺 .以色列年降水量北部地区较多,也不过 70毫米,南部只有 20毫米,最南部的沙漠地带干脆常年无雨,而蒸发量却大得惊人。 淡水生产 : 海水淡化 农业用水 : 节水灌溉技术 滴灌技术 启示 : 利用科学技术改善自然环境条件 大连处于我国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