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内容摘要:
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 瑞龙网 《 史海纵横 》 材料 3 20世纪 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 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 —— 摘自岳麓版课本 欧共体的发展和日本的经济崛起产生的重要影响。 ① 西欧国家和日本在外交上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②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其对欧政策, ③欧共体和日本的发展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有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根据材料 1,从这幅合影中,你能看出二战后初期美日两国的地位是怎样的。 ⑵ 根据材料 3,请回答欧共体和日本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产生了哪些共同变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不结盟运动兴起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为了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必修1】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
相关推荐
生武装冲突,南斯拉夫联邦解体。 1992年 ,由原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等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原因: 表现: ( 1)南斯拉夫解体: ( 2)北约轰炸南联盟: 1999年 ,以 美国为首的北约 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 向南联盟发动 了长达 78天的 狂轰滥炸 , 这次北约在 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 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
原 因 内因 历史 体制弊端,政策失误 直接 戈尔巴乔夫错误路线和政策 根本 经济困难 外因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改革理论: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民主化”和“公开性” 苏联的解体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首先,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北约东扩。 其次 , 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 , 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其三 , 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中令 卫 尉 太 仆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粟内史 少 府 中央的三公九卿制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三公 官制的特点 : 分工明确 牵制配合 权力集中 作 用 : 确保地主阶级的统治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确立 三、地方郡县制 1) 历史沿革 2) 主要内容 3) 历史影响 春秋时期:某些诸侯国开始实行郡县制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制 秦统一后:全国范围内实行 郡 :全国分 36郡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是什么。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作用是什么。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资 ,设备更新,引进 技术 ; ③重视 教育 ; ④发展 对外贸易 , 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㈡ 、日本经济的 高速发展 表现: 到 20世纪 80年代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 第二经济大国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⑴ .政治 :提出 “政治大国” 的目标。 ⑵ .与美国的关系 :不再受制于美国 ,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⑶ .资本主义世界格局 :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⑷
(二)最终确立:美国的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反击措施 美国的“冷战”政策: ③ 表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杜鲁门主义 ( 1947) —— 冷战开始标志 马歇尔计划 ( 1947) —— 扶植控制西欧 北约的建立 ( 1949) —— 加剧冷战程度 ① 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② 形式:除 战争 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大战刚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