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25两极世界的形成1内容摘要:
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马歇尔提出 “ 欧洲复兴计划 ” 的目的是什么。 小结 关于 “ 马歇尔计划目的 ” 的图示: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 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经互会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 评价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 共同点 : 反共反苏 不同点 : 杜鲁门主义更为公开反共, 马歇尔 计划 则是隐蔽的反共反苏。 马歇尔 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 继续 和 扩大。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 ——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 ——杜鲁门 阅读上列材料: 你如何认识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国家 经济恢复,实力增强。 实现了美国战后控制西欧, 发动对苏冷战的目的。 但从长远看,西欧经济的 恢复,最终增强其独立自主 倾向,削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具体 运用和重要支柱,两者都是 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 份和实施步骤 实 质 评 价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 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 19 49年 1月,苏、保、匈、波、 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 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 ( 简称经互会 )。 同 年 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总部设在莫斯科。 经互会的宗旨是, 通过经 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经互会 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 12个国家的代表在 集会,签定了《 》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华盛顿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必修1】25两极世界的形成1
相关推荐
(二)最终确立:美国的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反击措施 美国的“冷战”政策: ③ 表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杜鲁门主义 ( 1947) —— 冷战开始标志 马歇尔计划 ( 1947) —— 扶植控制西欧 北约的建立 ( 1949) —— 加剧冷战程度 ① 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② 形式:除 战争 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大战刚歇
资 ,设备更新,引进 技术 ; ③重视 教育 ; ④发展 对外贸易 , 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㈡ 、日本经济的 高速发展 表现: 到 20世纪 80年代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 第二经济大国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⑴ .政治 :提出 “政治大国” 的目标。 ⑵ .与美国的关系 :不再受制于美国 ,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⑶ .资本主义世界格局 :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⑷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是什么。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作用是什么。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上。 访问杭州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 . 中美双方签订《 上海公报 》 ,这是经周恩来修改过的公报底稿 1979年 1月 1日正式生效的 《 中美建交公报 》 1979年 1月 28日,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出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高级领导人的首次访美。 1982年的 “ 八一七 ” 公报 美国副总统布什受里根总统的委托,於 1982年 5月访问中国,经反覆谈判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1953年首次提出 (中印会谈 ) 1954年措词修改 1955年措词修改 走向国际舞台 1954年 4月,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 ______会议,这是新中国 _____参加的重要会议。 会议上周恩来提出 _____,推动了会议进展。 并最终达成
( 1954) 参加万隆会议( 195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B、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两极格局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 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 ”这里的经验包括:(1)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