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5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word学案内容摘要:

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 (2)若取 M= kg,改变 m的值,进 行多次实验,以下 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 ________. A. m1= 5 g B. m2= 15 g C. m3= 40 g D. m4= 400 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 a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 Δ t Δ t D、 s表示 ) 答案 (1)见解析 (2)D (3)a=DΔ t22- DΔ t122s 解析 (1)取下牵引砝码,滑行器放在任意位置都不动,或取下牵引砝码,轻推滑行器,数 字计时器记录每一个光电门的光束 被遮挡的时间 Δ t都相等. (2)本实验只有在满足 m≪M的条件下,才可以用牵引砝码的重力近似等于对滑行器的拉力,所以 D是不合适的. (3)由于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所以可以认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即有 v1= DΔ t1, v2= DΔ t2,再根据运动学公式 v22- v21= 2as 得: a=DΔ t22- DΔ t122s . 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 “ 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 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 B 2.如图 1所示,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若 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 F F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 m m2, 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 x x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 ) 图 1 A.当 m1= m F1= 2F2时, x1= 2x2 B.当 m1= m F1= 2F2时, x2= 2x1 C.当 F1= F m1= 2m2时, x1= 2x2 D.当 F1= F m1= 2m2时, x2= 2x1 答案 A 3.如图 2所示是在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三条a— F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2 A.三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绳的拉力相同 B.三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C.直线 1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 D.直线 3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 答案 BD 解析 由 F= ma得 a= 1mF,斜率越大,质量越小,故 B、 D选项正确. 4.利用如图 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 “ 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 实验时,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 a和小车所受拉力 F的图像如图乙中的直线 Ⅰ 所示,乙同学画出的 a- F 图像如图乙中的直线 Ⅱ 所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