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教案及学案内容摘要:
( ) „„提出问题 ( ) „„猜想与假设 ( ) „„设计试验 如何进 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 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 )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 /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温度 /℃ 温度 /℃„„分析和论证 (海波) (蜡) „ „评估 „„交流和合作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 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 熔化和凝固: 固体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 77表,记住冰的熔点。 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 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 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 解沸腾 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和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20xx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教案及学案
相关推荐
167。 走进微观 (板书 ) 让学生看书 “ 物质的组成 ”。 粒。 10 22个水分子,你能感悟到分子的大小吗。 指导学生阅读 “ 微观粒子 ”。 看书 分子 讨论 回答: 很小
世纪以前,人类也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些天文现象,但人类无法清楚知晓天宇上的事情,也无法想像其他星球的真实面目。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并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当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人类向地外星球的探索就被提到了日程上。 现在,人类的宇宙探测器不仅为人类登上月球开辟了道路,而且已探访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时,正在向太阳系外更遥远的星球跋涉。
( 3)读:视线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4)记:记录数据和 单位 点拨: 分度值: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 量程:一次能测量的最大距离 体验活动: 学生动手进行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三)测量误差 阅读课本 22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什么是 误差。 如何减小误差。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点拨: 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可以避免。 四、用表测量时间 观察课本上
究案】 探究点 1: 古代信息的传递 任务:阅读教材,阅读后小组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2.早期的信息传递具有哪些特点。 3.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 探究点 2:自学课本“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知道话筒和听筒的构造及作用 ,能说出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比比看下列问题谁找的结果更准确 ,小组内交流。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话;
的属性。 半导体应用广泛:小到电子表、数码照相机、电视机;大到汽车、火车、飞机、宇宙飞船。 ( 3)超导材料:对于某些材料,当温度降至一定低温时,其电阻会 ,电流几乎通行无阻,材料的这种特性称为。 这种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宽广,若用它来输电能够。 【当堂训练案】 关于纳米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为“ nm” B、人们在纳米尺度内发现很多新的现象
学生活动 2: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 有做功和不做功的例子。 (二)怎样计算功: 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即功 =力距离这一规定不但包含了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而且告诉我们功的计算方法。 公式:功 =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 W=FS 单位: F— N, S— m, W— N• m 焦耳 — J 1J=1 N• m 看图 923:一些力做功的估计值。 学生活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