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鲁教版物理八上31光的传播2内容摘要:
一组研究光在空气中,一组研究光在水中,一组研究光在玻璃中的传播现象,并同时引导学生如何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果:光传播路线是直线。 并同时指出:光沿直线传播 是有条件的,就是介质要均匀,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会发生弯曲。 归纳板书: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光线 归纳 举例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观察光路 学生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得出 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方向及路径,人们引入了光线。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就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 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及路径的直线叫做光线。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本来看不见的光线及光的传播路径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这种图叫光路图。 教师演示画光线,画太阳的光线,画平行光线,会聚光线,发散光线。 练习:学生动手练习画光线,让。20xx秋鲁教版物理八上31光的传播2
相关推荐
被研磨成球面,称为透镜。 它们不同点是近视镜中间比边缘薄,称作凹透镜;远视眼镜中间比边缘厚,称作凸透镜。 引导学生了解除了玻璃外,冰、水等其他透明物质都能做透镜。 互动 2 认识各种透镜,了解透镜主光轴与光心。 明确 观察比较:透镜的一面或两面被研磨成镜面。 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如图 3- 1- 1( 1) 所示凸透镜都是中间厚,边缘薄。 如图 3- 1- 1( 2) 凹透镜都是中间 薄,边缘厚。
实验现象: ( 1)在演示 1 中,学生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 ( 2)在演示 2 中,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重新会聚成白光 .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 .师生共同活动得出以下结论: ( 1)用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 ( 2)白光不是单色的
自己的猜想,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可能跟物体位置有关,设计实验进行论证。 互动 2 比较照相机(或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明确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虚、实可能跟物体与像是否在同侧有关。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互动 3 实验中如何使光屏能接收到烛焰的像。 明确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要调整在同一高度,另外蜡烛必 须放在一倍焦距之外。
衰弱 , 疼 , 血压。 150dB: 破裂出血 ,双耳 保护听力 ,声音不能超过 dB。 保证学习和工作 ,声音不能超过 dB。 保证休息和睡眠 ,声音不 能超过 dB。 【 跟踪练习 】 ”非洲北部农村 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 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 ,这是为什么。 ( )。 3040dB 的安静环境里。 8090dB 的热闹环境里。 100dB 以上的环境也不在乎。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活动 ( 1)阅读课文,找 出噪声的 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 3)认真阅读 P50的噪声分类表。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
闻、问、切 ” 诊病,“ 闻 ” —— 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的例子 在医学上的应用 “ B超” 彩色 B型超声波 诊断仪 简称 B超 超声波测厚仪 超声波探伤仪 生活中的应用 超声波测速仪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利用这种次声波可以预报灾害。 声在防震减灾上的应用 二、声与能量 声波能传递能量 声波可以使烛焰“跳舞” 演示实验: 超声波加湿器 . 小型超声波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