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3欧姆定律2内容摘要:
努力,包含着许多科学家的智慧 . [生]欧姆定律不是一下就能得到的,而是经过了许多次的改进实验,克服了许多的缺点才得出的 . [师]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 [投影]例题 1. 以教材例题 1作为简单电路的解题指导 . 根据题意,教师板书示范解电学题的一般规则: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 ●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 . ●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图,标出量、写出数,训练学生基 本的技能 . 教师板演利用欧姆定律求解,讲明解题的规范性,然后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做此题 . 例 1: 解 :I= 1088 0 V 22 03RU= 103 A 要求学生按解简单电学题目的一般规则解题 .解题过程中注意物理量的单位不能丢掉,且单位必须是要求的国际单位,注意将公式变形后再代入数值 . 解:由 I=RU 得到 U=IR= A Ω = V 要使灯正常发光,应加 V电压 . 让学生画出图、标出量、写出数,把公式学以致用 并规范解题格式 103 A= mA [投影]例题 2 以教材例题 2 作为公式变形应用的解题指导 . [投影]例题 3 有一种指示灯,电阻。20xx苏科版物理九年级143欧姆定律2
相关推荐
导体的“电阻”。 此法有待改进) 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缺乏直观认识。 (课本“读一读” P85介绍,通过“玻璃受热导电实验”解决)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研究。 增加实验: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灯丝受热电阻变大”解决)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之实验猜想依据。 (一、发现并分析问题: 在 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对猜想“导体的电阻和哪些因素有关”时,由于“电阻”的概念比较抽象
巩 固 运 用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 R=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从 R=U/I 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通过的电流越大,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 C.从 I=U/R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从 R=U/I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所加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是个定值
的推导过程: 结论: ( 1)并联电 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 ,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 R 并=。 ( 2)并联电路中,并联的电阻越多,则总电阻就。 ( 3) 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 R 并联后,总电阻 R 并 =。 【 当堂训练 】 1. 手边有一些阻值为 5Ω的电阻,要得到一个 10Ω的电阻,可以将 个 5Ω的电阻 联起来。 2. 在修理收音机时,需用一只 3. 5 kΩ的电阻,现有一只
的关系呢。 利用上一个设计方案类似地讨论出方案。 参考方案:保持电压 不变,让电阻成倍增加,观察电流是否是成倍地减少。 在上述的设计中,第一步要改变电阻两的电压,以及第二步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该在电路中怎样设计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交流讨论:在电路中加入滑动变阻器。 并设计出 最 终 的 电 路。 在实验前,请学生思考在连线以及闭合开关前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参考答案
并在右边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 ( 1)灯 L L2并联,电流表只测灯 L1中的电流,约 ; ( 2)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灯 L2的亮度变暗; ( 3)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提示 ]本题是条件开放性试题,要注意电源、电流表量程的选择以及变阻器接线方法. 【 当堂训练 】 1. 如图所示,为某种调光型台灯中使用的电位器示意图 , P 为旋片可随转动旋钮改变在碳膜上的位置, A
过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 1)实验器材: ( 2)实验电路图:在方框内画出 进行实验: 1) 观察 滑动变阻器的铭牌: ;。 按图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 2)如果将 滑动变阻器的 A、 D 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左右移动金属滑片,观察电灯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书 P90的表格中。 3)换用不同的 接线柱接入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