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语文版语文必修一第10课赤壁赋word导学案内容摘要:
古人常用来作为 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貌美的女子。 (3)① 任 , 动词 放开 , 动词 没有节制 , 动词 ② 正 , 端正 , 形容词 困难 , 形容词 高 , 形容词 ③ 携同 , 动词 挟制 , 动词 ④ 像 , 动词 到 „„ 去 , 动词 ⑤ 女子出嫁 , 动词 适应 , 动词 往 , 动词 适合 、 依照 , 动词 (4)① 名词用作动词 , 歌咏 ② 名词用作动词 , 攻下 ③ 名词用作动词 , 向东进发 ④ 名词作状语 , 向南 ⑤ 名词作状语 , 向西 , 向东 ⑥ 使动用法 , 使 „„ 起舞 , 使 „„ 哭泣 ⑦意动用法 , 以 „„ 为伴 , 以 „„ 为友 ⑧ 形容词用作动词 , 整理 ⑨ 形容词用作动词 , 显出白色 ⑩ 名词用作动词 , 捕鱼 砍柴 2. (1)取消句子独立性 , 结构助词 的 , 结构助词 它 , 代词 (2)形容词词尾 , 表状态 吗 , 句末语气词 相当于 “ 于 ” , 在 , 介词 (3)从 , 介词 表被动 , 被 , 介词 从 , 介词 3. (1)宾语前置句 (2)状语后置句 (3)被动句 4. (1)苏轼的神色也忧愁起来 , 理好衣服 , 端正地坐着 , 向同伴问道 : “ 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 (2)只有江上的清风 , 以及山间的明月 , 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 , 眼睛看到的成为美景。 文本探究 1. “ 客 ” 之所以 “ 悲 ” , 在于触景伤怀 , 有感于人生短暂。 眼前之景 ,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 , 进而联 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样的 “ 一世之雄 ” 也随着 “ 长江东去 ” 而销声匿迹了。 有为者尚且如此 , 更何况我们这些有志而无为者呢。 羡慕长江永恒 , 哀叹人生短暂 , 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 ,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 , 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 虽为客语 , 实际上反映了作者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 “ 客曰 ” , 由眼前的 “ 江水 ”“ 明月 ” 想到曹操 、 周瑜两个英雄人物 , 是写景 ; 再由他们的 “ 而今安在哉 ” , 揭示了人生短暂之 “ 悲 ” , 是议论 ; 引出曹 、 周两人 , 更见己身之渺小 , 自然生出 “ 哀吾生之须 臾 , 羡长江之无穷 ” 的感慨 , 是抒情。 2. 本段的 “ 悲 ” 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出来。 作者借助夸张 、 想象 , 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 , 化抽象为具体 , 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转折过渡的作用。 3. 本文借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 “ 乐 ” , 再以主客互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 “ 悲 ” , 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 表现出一种洒脱 、 豪迈的气度。 内心深处虽有复杂的思想斗争 , 但终究归于豁达乐观 , 积极进取。 写法探究 (示例 )一朵花 悬崖上 , 夹缝中 , 有一朵小花。 孤零零的 , 没有一个伴。 清风徐来 , 雪白的花 瓣 、 淡黄色的花蕊连着淡绿色的细枝轻轻颤抖 , 像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女在偷偷哭泣。 小花啊 , 你为什么哭泣 , 为什么流泪。 可是思念远方的亲人 , 还是伤心自己惨淡的身世。 不要哭泣 , 不要流泪。 你虽没有牡丹的高贵 , 但你有自己的典雅 ; 你虽没有夜来香浓郁的芬芳 , 但你也有淡淡的清香 ; 你虽没有栽插在花盆里 , 生长在温暖的花房里 , 但你扎根大地 , 吸吮着天地的精华 , 分享着万物的灵气 , 你有着自身的顽强的生命力。 这是一朵朴实无华的孤独的小花。 训练反馈 (分值: 50分 ) 一、基础知识 (12 分 , 每小题 2 分 ) 1. 下列词语中 , 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 一项是 ( ) A. 壬戌. . (r233。 n xū) 举酒 属. 客 (shǔ) 窈窕. . (yǎo tiāo) 旌. 旗蔽空 (jīnɡ) B. 桂 棹. (zh224。 o) 凭. 虚御风 (p237。 nɡ) 嫠. 妇 (l237。 ) 横 槊. 赋诗 (shu242。 ) C. 渺 渺. (mi225。 o) 倚歌而 和. (h232。 ) 扁. 舟 (biān) 用之不 竭. (ji233。 ) D. 枕 藉. (ji232。 ) 酾. 酒临江 (shī) 渔 樵. (jiāo) 山川相 缪. (li225。 o) 2. 下列各组词语中 , 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 溯流而上 弦 外之音 鸟声啁啾 招募 B. 卓尔不群 横槊赋诗 声名狼藉 骈俪 C. 戌守边关 山川相缪 锋芒毕露 愀心 D. 窈窕淑女 欲壑难填 蕉风椰雨 揶揄 3. 下列句子中 ,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我们正在玩耍 , 这时 , 余音袅袅 . . . . , 不绝如缕 . . . . 的上课铃声响了 , 那声音在教室里回响了好久好久。 B. 这个同学别的都好 , 就是生活习惯不好 , 你到教室里看看 , 那张 杯盘狼藉 . . . . 的书桌 ,准是他的。 C. 不要认为水资源是 取之不尽 . . . . , 用之不竭 . . . . 的 , 若你过量开采 , 说不定哪一天 , 它就 给你点颜色瞧瞧。 D. 这时的他已不再是人民公仆 , 他已经穿着囚服 , 正襟危坐 . . . . 在审讯室里 , 成了监狱的一名囚徒。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都有活用现象 , 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舞. 幽壑之潜蛟 ② 泣. 孤舟之嫠妇 ③ 乌鹊 南. 飞 ④ 西. 望夏口 ⑤ 东. 望武昌 ⑥ 不知东方之既 白. ⑦ 顺流而 东. 也 ⑧ 侣. 鱼虾而友麋鹿 ⑨ 侣鱼虾而 友. 麋鹿 A. ①② /③④⑤ /⑥ /⑦ /⑧⑨ B. ①② /③④⑤⑦ /⑥ /⑧⑨ C. ①② /③④⑤ /⑥⑦ /⑧⑨ D. ①②⑧⑨ /③④⑤ /⑥ /⑦ 5. 下列句子中 , 加点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之 ① 哀吾生 之. 须臾② 惟江上 之. 清风 B. 乎 ① 浩浩 乎. 如凭虚御风② 相与枕藉 乎. 舟中 C. 于 ① 月出 于. 东山之上② 此非孟德之困 于. 周郎者乎 D. 既 ① 不知东方之 既. 白② 肴核 既. 尽 6. 下列各句与 “ 何为其然也 ”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 寄蜉蝣于天地 B. 客有吹洞箫者 C. 君 欲何往 D. 纵一苇之所如 二、文本阅读 (11 分 ) 阅读《赤壁赋》中选段,完成 7~ 10 题。 苏子愀 然. ,正襟 危. 坐而问客曰: “ 何为其 然. 也。 ” 客曰: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 于. 周郎者乎。 方. 其破荆州, 下. 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 渚. 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20xx语文版语文必修一第10课赤壁赋word导学案
相关推荐
n ) 舟, 举匏樽 以 ( 表目的连词 来 ) 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⑥ 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翻译划线句子: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水的无穷无尽。 想与神仙一起遨游太空,同明月一样永世长存。 (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 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思。 ( 1)是岁十月之望 ( 2)履 岩 ( 3)披蒙茸 ( 4)适有孤鹤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1)如此良夜何 ( 2)顾安所得酒乎 ( 3)以待子不时之须 ( 4)江山不可复识矣 ( 5)听其所止而休矣 这篇赋渲染的气氛前后有什么变化。 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末段所写的梦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在创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女监房 实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 三 )破雾释疑 思考( 1):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这句话的意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 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
师读:“门”字添“口” 生齐读:“问”你早。 ` ( 1)师生交换读。 ( 2)男女对读。 (男生读一句站起后 坐下,女生接下一句站起后坐下。 ) (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为巩固学生识字提供保障。 ) :同学们,生字认准了,课文读熟了,谁来帮小“口”与黑板上的独体字手拉手,叫出新字的名字呢。
4 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检查字音。 5 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不加字,不漏字。 边读边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创设情景,细读感知 1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 2 自由读第 2自然段,注意一句一句地读,读通顺,边读边想:从哪可以看出毽子“真是听话极了” ? 3 过渡:老师和毽子成了好朋友,所以毽子在她的脚下真是听话极了。 而在我们的脚下呢
细观 察。 ( 2)逐字分析字形,弄清以 “ 口 ” 为偏旁的汉字的组成特点。 门 + 口 — 问 未 + 口 — 味 下 + 口 — 吓 刀 + 口 — 召 土 + 口 — 吐 合 + 口 — 哈 几 + 口 — 叽 欠 + 口 — 吹 舍 + 口 — 啥 ( 3)练习用这些扩词或说话。 三、设疑结束 、齐读课文第二句。 :还有哪些字能添 “ 口 ” 组成新字呢。 请你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