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语文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1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体建模内容摘要:

二十年重过南楼 ” 表现对年华逝去的感伤。 下片 “ 故人今在不 ” 则抒发故人零落后的孤独 ,“旧江山浑是新愁 ” 新旧对比 ,凸显了词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题材四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 赠友送别诗 【 题材建模 】 题材特征 思想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朋友离别 ,送别之际 ,人们往往设酒饯行 ,折柳相送 ,吟诗赠别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①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 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注意 :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 ,它丰富复杂却不会杂乱 无章。 ① 寓情于景 ,以景衬情 ,情景交融。 ②烘托 (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 ,而是通过写眼中景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 ③以乐景衬哀情 (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 ④想象 (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 ),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标 志 ① 标题中往往有 “ 送 ” “ 别 ”“ 赠 ”“ 酬 ” 等字眼。 ②常见意象 :“ 柳 ” “ 酒 ”“ 月 ”“ 水 ” 四大意象。 “ 长亭 ”“ 短亭 ”“ 阳关 ”“ 舟 ” “ 灞桥 ” 等意象也常出现在送别怀人诗中。 (2020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 ]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 ,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 ① 响 ,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 ,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 ,应知已息机 ② (选自 《 宋诗精华录 》 ) 【 注 】 ① 杜鹃 :又名子规。 ②息机 :摆脱琐事杂务 ,停止世俗活动。 【 读懂诗歌 】 看标题 由 “ 送 „„ 归 ” 可以看出 ,这首诗属于送别类诗歌。 看内容 “ 童稚 ”“ 望 ” 写想象中孩子盼着何遁山人回家的情形 ,“ 到家 ”“ 下马 ”“ 终日 ” 则是写回家后的情景。 看技巧 整首诗写想象何遁山人回家后的情景 ,属于虚写。 看题干 题干要求赏析抒情的手法 ,而且直接明确了 “ 想象 ” 这个手法。 典题引路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 ?请简要赏析。 (4分 ) 解析 :题干明确了三、四两联是想象 “ 蜀客 ” 归家后的情景。 赏析时依次说明想象了哪些情景 ,再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结合 “ 逢社燕 ”“ 浣征衣 ” 来说明情景。 结合 “ 自临水 ”“ 已息机 ” 来分析感情。 答案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 ,一洗征尘 ,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 ,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 ,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题指津 (二 )答题模板 诗人用 意象 , 手法 ,渲染 (创设 )了 (悲伤、悲凉、凄冷、孤寂 )的氛围 ,抒发了诗人 (惆怅、伤感、勉励、祝福等 )的情感。 (一 )赠友送别诗思维导图 限时训练 (2020河南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问题。 山亭柳 赠歌者 ① 晏 殊 家住西秦 ,赌 ② 博艺 ③ 随身。 花柳 ④ 上 ,斗尖新。 偶学念奴 ⑤ 声调 ,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 ,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 ,残杯冷炙漫销魂。 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 ,不辞遍唱阳春 ⑥。 一曲当筵落泪 ,重掩罗巾。 【 注 】 ① 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 ,当时年已衰老 ,政治失意。 ②赌 :比赛竞争。 ③博艺 :精通多种艺术技能。 ④花柳 :泛指一切歌舞艺术才能技巧。 ⑤念奴 :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女。 ⑥阳春 :《 阳春曲 》 ,一种属于“ 阳春白雪 ” 的高雅歌曲。 词中指代歌伎所特别擅长的花柳尖新之曲。 (1)全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歌者形象 ,请简要赏析。 解析 :从全词的内容看 ,上片以歌女十分自负的口气写自己的来历和高超演奏技巧 ,下片以 “ 残杯冷炙 ” 来写年老色衰后的境遇。 答案 :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年轻时技艺高超受人追捧 ,年老色衰之后境遇凄冷失意悲伤的歌女形象。 词的上片运用正侧面结合的手法 ,通过歌者的口吻回忆当年多才多艺及其受人追捧的情景。 下片由回忆回到现实 ,写歌女四处奔波 ,青春流逝 ,无处托身的悲哀。 (2)试比较下片最后两句与 《 琵琶行 》 中“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在所抒发的感情上的不同。 解析 :白居易的 《 琵琶行 》 是教材中学习过的 ,学生对内容和情感比较熟悉 ,这首词则是全词通过写歌者 ,暗喻自己。 答案 :① 本词中流泪者为歌女 ,她在酒筵前唱歌 ,想起当年得意之时 ,眼下却这样凄清冷落 ,不禁流下了眼泪。 而白诗流泪者为作者自己 ,听到琵琶女的自述和凄凉的曲声 ,自己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 ②本词描写歌女流泪 ,直接抒发歌女内心的痛苦悲伤 ,进而表达对歌女悲凉遭遇的同情 ,同时作者由歌女之悲哀 ,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 ,客居外乡的悲伤。 而白诗直接以自己流泪来抒发遭贬谪后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题材五 他乡村树似吾乡 ,明月何时照我还 —— 羁旅思乡诗 【 题材建模 】 题材特征 思想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 ,滞留他乡 ,或漂泊异地等 ,对所见所闻有所感 ,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 ① 天涯漂泊羁旅愁。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 ,抒发漂泊无定的 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 愁。 感念亲情之深 ,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 或表达人生感 叹 ,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 或抒发独居他乡 ,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① 借景抒情 (或“ 寓情于景 ” ),情景交融。 ②以乐景衬哀情 (乐景写哀 )。 ③侧面落笔。 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 ,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 ,而是从对方着笔 ,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 ,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 离情。 ④因梦寄情 ,虚实结合。 标 志 ① 诗题中多含有 “ 客舍 ”“ 登高 ”“ 望 ”“ 忆 ”“ 寄 ” “ 行 ”“ 思 ” 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 日名。 ②常见意象 :月亮、秋风、秋 霜、杜鹃、猿啼、沙鸥、孤 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2020全国 Ⅱ 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 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 ② ,酒阑 ③ 无奈客思家。 【 注 】 ① 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 (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 ,于是置斧旁观 ,等一盘棋结束 ,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 :酒尽。 典题引路 【 读懂诗歌 】 看标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