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外交事业的拓展课件2内容摘要:
式成立。 从此, 10月 24日成为联合国日。 我国为什么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二: 1964年到 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材料三: 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原因 2:中国国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原因 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材料一: 1971年 10月 25日第 26届联合国大会 以 76票 (其中非洲国家 26票,占 1/3)赞成、 35票反对、 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 23国提出的“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席位 问题”提案。 原因 1: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乔冠华(团长) 黄华(副团长) 1971年 10月 25日 中国恢复联合国 合法席位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 1974年 2月 22日毛泽东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谈话 联合国旗帜 联合国总部美国纽约 中美关系 20世纪 70年代 正常化的过程 1971年 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 2月,尼克松访华, 中美在上海签署 《 联合公报 》 —标志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 1月 1 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外交事业的拓展课件2
相关推荐
向前看。 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他强调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政策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一些。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邓小平和陈于 问题探究 新授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什么时候召开。 主要内容有哪些。 可以从 从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迚行归纳。 (
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 135186。 E) 最北端 黑 —— 漠河 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 54186。 N) 最南端 琼 —— 南沙群岛 曾母暗沙 ( 4186。 N) 三 . 中国的邻国 1. 陆上邻国: 14个 2. 隔海邻国: 6个 [读图 ]活动 四 . 中国的行政区划 1. 三级行政区划 ①省 (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 ②县 ( 自治县、市 ) ③乡 ( 镇、自治乡
面 冬至 春分 物体正午影子与太阳高度的关系规律 夏至 春分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夏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影子变得最长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物体 秋分 公转规律: 节气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方向 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春分( 3月
太平洋跨南北半球,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 11034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方。 印度洋大部分在热带,赤道穿过其北部,形状略呈三角形,为世界第三大洋。 大西洋轮廓略呈 “ S”形,面积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在四大洋中最小、最浅。 1. 读 《 世界地理图册 》 中的 “ 世界政治地图 ”
C.“ 一国两制 ” 方针 C D ,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香港的回归 ①使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②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③证明 “ 一国两制 ” 方针是正确的 ④ 使我国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C “ 一国两制 ” 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 “ 一国两制 ” 构想首先是为解决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 •广袤的海域:约 300万平方千米的可管辖海域 辽阔的国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