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急便(doc176)快递行业人士必看-物流运作(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此温馨的礼遇,真叫我吃惊。 内心油然升起一股暖流,让我感动得不知如何形容。 在此枯干无情的世界,意外得到天降甘霖般的喜悦,如此美好的冲击,每一思及,就感到安慰而富饶。 相信那会成为我此后人生的一盏明灯。 真的很感谢。 」 信里提到的人员是初台营业所的松本忠,真是令人高兴。 但愿我们所有人不论有没有旁人注意, 都能随时随地在言行举止中表现「请」、「谢谢」、「对不起」的心情。 这不仅对工作有好处,也能使自己的人生更为丰富。 ( 1984 年 3 月) ( 18)感谢第一线服务人员的辛苦 四月,又是新年度的开始,「新卓越三年计划」也就此展开。 按照往例,每个分公司、事业本部都要召开全体会议,身为社长,我也要列席说明公司的经营方针。 虽然在短时间内巡回全国很辛苦,但是可以从南到北了解黑猫伙伴在全日本奋斗的模样,内心其实很愉快。 尤其是在北海道最偏远处、以奥只风水坝闻名的会津深山,以及远在球磨川上游的村落,听取每日收送件的劳苦,是很难得 的经验。 卓越计划的目标是为顾客提供其它业者学不来的一流服务,举例来说,即使远离尘烟的偏僻深山,也一定在隔日送达。 我们先实行一流的服务,让所有日本人都知道大和的服务极佳,同时在所有偏僻的角落设置据点,宅急便的件数就以极快的速度增加。 如此一来,利益随收入而增,公司就赚钱了。 这就是大和的经营策略,以实现一流的服务为出发点。 可是在人口稀疏地要做到隔日送达,总公司说得容易,实际在第一线负责收送件的业务司机所承受的劳苦,实在是无可比拟的。 从营业所到收送件的村落,往往要花两三个小时越过山麓,许多车辆一天的行驶距离就超 过两百公里。 从业务员口中直接听到实际情况时,我真的只能充满感激地对他们说:「辛苦了。 」 不过,最欣喜的是听到他们说:「我们比大城市的营业所还幸运,因为只要努力,就能清楚显出与其它公司的服务差异,包裹也就一天天增多。 而且能让村民高兴,做起来也很有成就感。 」 全国的业务司机们,辛苦你们了。 加油。 ( 1984 年 6 月) ( 19)以前令人感激的服务现在已是理所当然 从前人类上太空旅行是艰难得无法想象的事,可是到了现在,从太空松发射到返回地球,在报纸上也只有短短几行的报导,已被当成家常便饭一般处理。 世间的变化就是如此巨 大。 我们如果没有自觉到这一点,将会吃到苦果。 举例来说,宅急便服务在刚开始时,因为即使只有一件包裹也愿意到府收件,而且在隔日送达,如此贴心的服务让顾客赞不绝口。 本社从 1981 年 4 月开始实施「卓越三年计划」,目的是使大和服务大幅领先同业,可是很遗憾的,目标没有达成,因此又从去年展开第二次的「卓越三年计划」。 然而,现在的顾客早已认为,宅急便在隔日送达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其它业者也多半能做到隔日配送了。 所以就算达成了四年前所提出的卓越服务,也只是缩小与同业的差距。 现在如果不调高目标,根本谈不上大幅领先同业。 顾 客有强烈的需求,希望即使是远离机场的地方,也能用宅急便轻松地将北海道或九洲的生鲜食品寄出去。 我们只要将收送件、运输的循环从一天一次改成两次,就可能做到。 这就是所谓的两班制。 此外,顾客抱怨最多的事是无人在家时,请邻居收件所导致的问题,所以原则上必须禁止托收的做法。 可是白天无人的家庭越来越多,只好实施夜间配送。 顾客要求的服务品质一年比一年高,卓越服务的目标如果不随之调高,大幅领先只是奢谈。 ( 1985 年 6 月) ( 20)一期一会的精神 我年轻时,曾经学过一点茶道。 当时我在目前已并入静冈分店的静冈运输公司上班, 也不是存着附庸风雅之心,只是单身闲来无事,晚上下班后就到表千家茶道老师那里上课,但是学到初级的薄茶就放弃了。 如果要真正投入,学会挑选挂画、依季节插花、备妥茶器等,非常复杂繁琐,而且讲究什么「闲寂」、「古朴」,实际上没有钱和闲是无法入门的。 但是我也学到所谓「一期一会」的茶道精神,就是即使面对亲密的人,也要存着「现在这个时刻是独一无二的,也许再也无法与此人相会」的念头,将此刻当成一生仅止一次的相会,怀着真心准备器具,诚心诚意地煮茶,希望请对方喝一杯好茶。 话说回来,我们从事配送工作,不也有一期一会的性质吗。 我 们每天处理几百万个包裹,每个包裹都是第一次遇见的东西,一离开手边就再也不会看到。 托运人也是一样,纵使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每个包裹对我们而言都是一期一会。 从托运人那里收了件以后,我们怀着希望平安返回的心情回到营业所,然后在营业所怀着能顺利送达的期待将包裹放进投递箱里。 对于从运输车卸下的包裹,怀着庆幸它们抵达的心情,将箱子倒出来分类,最后业务司机对着包裹低语:「太好了,终于配送完成。 」然后递给顾客。 在此提到一期一会,也许令人感到牵强无聊,但是我并不觉得。 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会因为机械性而变得漫不经心,以致发生 收件店码写错、投错箱子等疏失。 如果犯了这类错误,就应该对再也不会见到的货品感到抱歉才对。 服务的极致,不就是一期一会的精神吗。 ( 1992 年 10 月) 二、顾客投诉是提升服务的契机 ( 1)纰漏来自讯息传达不周 如果你把预定星期天约会要穿的洋装拿去送洗,请洗衣店务必在星期六送回,洗衣店却没有照规定送来,你一定会火冒三丈吧 !更不用说你在星期日早上打电话催洗衣店,对方却说负责人员不在所以无法处理,或没看到那件衣服,一径推拖,你当然决定再也不进那家店了。 这种情况可不是与我们无关,大和运输不也一样,有时候会发生这种事 吗。 顾客把重要的东西托给我们运送,却一等再等都没有送到,于是请发送店追查,却只能确定已经发送出去,但不知道后续情况。 顾客没办法,只好打长途电话问收货店,仍不得要领。 结果过了半年才确定物品遗失而提出赔偿,顾客得知后不发火才怪。 这样的抱怨似乎依然存在。 最不应该的是由托运人自己发现的遗失状况。 本来在托运人抱怨之前,就应该做出适当处置。 大和运输是运送包裹的公司,可是包裹不会说话,所以必须确实转达包裹数量、送往哪里、需要几天等讯息,也因此备有单据和夹板(用来夹托运单的板字)。 如果讯息传达的制度能确实做到,应该就 可以早一点发现纰漏。 「确实」是运输公司的宗旨,为了确实将包裹送到目的地,准确传达讯息不是当务之急吗。 ( 1966 年 6 月) ( 2)借口不能掩饰疏失 顾客委托大和运输配送,东西却迟迟没有送到,打电话给营业所,等了好久,服务人员才表示发送店没装上车、收货店突然有司机请假什么的,提出一堆借口。 询问货品什么时候才能确实送到的重点时,对方却回答,明天司机上班就会送去,口气犹疑不定。 餐厅也常这种情形:晚来的人都已经上菜了,自己点的东西却一直不来。 于是催促服务生,服务生却毫无歉意,也不解释延迟的原因,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而且事后多次经过你的座位,也不给你一句安抚的话,让你气得很想大吼一声就走人。 不好的服务虽然令人不愉快,但只要应对良好,顾客就会觉得犯错是人性,加以包容。 但如果应对不佳,反而令人更生气,顾客就再也不来光顾了。 我们运送这一行很容易发生延迟或遗失的纰漏。 当然不发生疏失是最基本的,但如果真的发生时,最重要的就是尽早联络,详细说明情况,让对方知道我们做了什么处置,或是将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运输事业是收取重要货品,为货主配送的工作,需要信任和责任才能成立。 所以出了纰漏时,一味地找借口,而没有适当的处置,信任感就会化为乌有。 相反的,如果能清楚说明事后的处理方式,荻得对方的谅解,就能挽回信任,让顾客安心将货品交给我们处理。 不论是什么情况,借口都令人听了难受。 发生了疏失,首先要做的就是真心诚意地道歉,然后立即采取具体的行动,以弥补疏失。 无论如何,都不要找借口。 ( 1969 年 7 月) ( 3)书栏是自省的材料 我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早上一翻开报纸,就先看投书栏,看看有没有批评宅急便的文章。 近来对宅配的抱怨投书似乎越来越多,这些投书多半没有披露配送公司的名字,只是写着宅配,所以看到投书,我就会去查是不是我们的宅急便。 幸好得知大 半不是黑猫宅急便,仅我松了一口气,但是每天还是颤颤兢兢地翻看投书栏。 有时候栏中会指名批评甘竞争业者,我这个肤浅的人就会兴灾乐祸,心想我们的宅急便才不会有那种问题呢。 可是,那是很荒唐的想法,看到这些投书,必然有人想到前阵子黑猫也有同样的毛病。 为恶劣的服务生气时,很少人会特地投书抱怨,通常是默默忍下来,所以我们应该把对同业的批评当成对大和的,藉以自我反省。 那么,抱怨是怎么来的呢。 甘报社的议论栏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在家门前铲雪,看到来往的车辆毫不客气地辗过融雪。 最差劲的是宅配车,各种标志的大小车辆都是一副『我 是宅急便,我要赶时间』的姿态急驶而过。 对铲雪的人看也不看一眼,蛮横的态度让人觉得几近于犯罪。 」真是令人看了脸色发白。 我们是循着正道做事,当然不仅对顾客,对于地方上的居民和路人,我们也不能制造困扰。 我们虽然很努力工作,还是有许多不周全的地方。 铭记无声的声音,立誓奋发向上吧。 ( 1984 年 3 月) ( 4)将大雪转为良机 近来气象异常,几年前曾有过暖冬,滑雪场等游乐场所因为雪量不足而伤透脑筋。 今年气象预报也说是暖冬,但是到了十二月却突然转为酷寒。 年关逼近,新泻地方连日大雪不停,新泻分店管辖下的配送延迟,有一部分 该在年底送出的包裹,直到年初才送,非常地失礼。 尤其是对滑雪宅急便的客人造成很大困扰,真的很抱歉。 有员工说,配送延迟是因为下大雪,可是想一想,这个说法很奇怪。 因为有雪,顾客才去滑雪,因为要去滑雪,才请宅急便送东西。 或许不下雪就不会延迟,但是不下雪哪来的工作呢。 也有人说,不是啦。 下雪很好,可是下大雪就不行了。 可是部分列车停驶时,所干线和道路还是畅通的,所以顾客还是到得了滑雪场 ,如果东西没有送到,我们不是会挨骂吗。 说起来,大雪并不是原因,原因出在作业体制不周,准备不充分,还有不能随机应变,以至于处置不当。 要从激烈的竞争赢得胜利,非建立卓越的服务不可。 我们已在去年为了这个目标订出三年计划,这次却大幅退步,实在是太遗憾了。 我所以要在这里写下公司的耻辱,也是为了不重蹈覆辙。 下雪时,就有为天气送出的包裹,大和的宅急便才会增加工作量。 如果在大雪天也能确实配送,就能与同业的服务产生差异,宅急便的风评也会越来越好。 大雪正是黑猫大和的绝佳机会,不是吗。 请大家想想,该如何活用大雪天。 ( 1985 年 2 月) ( 5)随机应变之困难 关于宅急便,近来有顾客向我抱怨: 「京都的朋友送竹笋给我,不巧那天我不在家,大和的人在早上送东西 来,留了通知单,到了下午又送过来。 可是我还是不在家,送货员认为隔天再送的话,竹笋就不新鲜了,于是联络送件人,将竹笋退回去了。 难得有朋友送竹笋来,我也很期待,隔天再送也可以嘛,为什么要退回去呢。 」 这个情况是第二次送件时,收件人还是不在家;由于是生鲜食品,所以依托运人的指示退回去。 这样的做法基本上并没有错,但是当季的竹笋是朋友盛情愧赠,即使放到第二天可能有点不新鲜,基于人之常情,还是想尝尝看。 这方面的判断和处置,对服务业来说是有点困难。 譬如收件人家里没有人时,把包裹托给邻居,受托者觉得麻烦,大部分收件者也感 到过意不去,因此原则上是禁止的。 可是也有人表示,他希望一回家就收到包裹,希望我们把包裹托给邻居,不要带回去。 同样的做法因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但不同的时间和情况,而产生褒贬不上的评断,令人深深感到服务业之难处。 但是,随临机应变的处置是例外,基本动作还是要严格遵守,只是必须要检讨,使它变得更加细微周到。 我们从今年开始实行夜间配送,我想纵使有这个制度,还是经常出现必须随机应变的情况,这时能做出最佳判断,就是大和员工的价值所在。 这方面的关键,不就是无微不至的体贴和不怕麻烦的亲切之心吗。 ( 1985 年 7 月) ( 6)服务人员的态度决定公司的评价 在大和运输上班,自然有许多朋友托运。 请负责的营业所联络后,我都会担心,不知道结果是否完善。 问了朋友,他们大半都表示感谢,因为处理得很好,我才松了一口气。 如果朋友夸赞,几乎都说业务员既亲切又有礼貌,让我深切地感到,对服务业来说,顾客的评价主要是依员工的态度而定。 可是,我们并不总是受到夸赞,近来接二连三有朋友向我抱怨,指的都是帮忙搬家时大和员工捆包的手法拙劣,东西破损时,善后也不够细心。 其中一人在半年前聘请某运输公司运送家具到九洲,此次利用大和搬回东京,他说大和来了两倍以上的人 处理装车前的捆包,效率却很差。 大和的人想都不想就把碗盆等物品塞进箱子里,其它公司则把同一抽屉或橱子的东西放进同一个箱子,然后在箱子上注明位置。 家庭主妇都很清楚,什么橱子放什么东西,如果能在箱子上写「厨房右上方的橱子」,马上就知道里面放着什么,取出时非常便利。 这位客人说,他原本对其它公司不太放心,结果一切顺利,大和的处理反而普普通通。 听他这么说,我觉得好遗憾。 另外也有人抱怨大和处理不当。 举例来说,摔破一对茶杯的其中一个,有的客人说只要赔一个就行了,有人则说反正用很久了,不用赔偿。 可是这个人事后每次使用已 经不成对的茶杯,就想起大和的不小心,而感到不快。 所以我觉得这时应该赔偿一对新茶杯,不能因为顾客不计较就算了。 总而言之,一切端视是否能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还不能做到什么程度而定。 ( 1985 年 11 月) ( 7) 守原则和规定 宅急便最不应该的疏失是,未依照约定的日期将受托的物品送出去。 前几天有顾客打电话给我。宅急便(doc176)快递行业人士必看-物流运作(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