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数学高一上12集合之间的关系2篇内容摘要:
中至少有一个元 素不属于 A,那么集合A是集合 B的真子集;若集合 B也是集合 A的子集,那么集合 A与集合 B相等。 两个集合之间也不一定存在包含关系,如集合 A中 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属于集合 B,集合 B中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属于集合 A,等等,这些在集合运算中 能得到体现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 本 P11习题 (选做题)设集合 , , { 0 , 1 , 2 , 3 , 4 , 5 }A B A C B 且, {0, 2, 4, 6,8}C ,求集合 A 的个数 七、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集合这个章节的第二节,是继第一节集合概念后的又一节概念课,通过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较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使同学们 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 另一方面,用定义的方法来判定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需要对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掌握。 因此,本节课内容较多,需要 同学们通过简单而直观的实例来区分概念,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集合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掌握子集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辨析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 1)回答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列举法、描述法。 (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二、引入: 观察和比较下列各组集合,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共性): 复习引入 概念辨析 巩固练习 总结提炼 作业及反馈 拓展与思考 ( 1) 1,2,3A , 1, 2, 3, 4,5B ; ( 2) AN , BQ ; ( 3) A 是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 B 是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说明 ] 给出几个具体的集合,从元素角度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出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 1.概念辨。上海教育版数学高一上12集合之间的关系2篇
相关推荐
出关系进行转化,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统一性,将相关内容融会贯通。 五、作业布置 [ 习题 六、教学设计说明 《子集与推出关系》一课理论性较强,不要求也不能够死记硬背,而要从本质上理解,才能领悟其实质并灵活运用。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主要注意了以下三点。 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 《集合与命题》向来作为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章,但为什么要将集合和命题放在一起
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应不断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思考问题。 反正法比较难理解,老师要讲清楚原理,方法,以及 应注意的问题。 课题:不等式的概念 与性质 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回顾-反思-巩固-小结”的过程中 不等式的性质 . 情感 , 态度 与价值观 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能力 重点 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上是增函数 . 图像在 y 轴的左侧部分是下降的,也就是说, 当 x 在区间 0, 上取值时,随着 x 的增大,相应的 y 值反而随着减小,即如果取12xx、 0, ,得到 1 1 2 2y f x y f x, 那么当 12xx 时,有 12yy .这时我们就说函数 2yx 在 0, 上是减函数 . 函 数的这两个性质
图中得到已知条件,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本题中的数据单位是人,而不是百分率。 构成饼图的各部分百分率之和不能超过 100%. 三、 应用新知,尝试成功 例 6 经济学家将家庭或个人在食物消费上的支出与总消费支出的比值称作恩格尔系数,即 恩格尔系数 = %100消费支出总额食物消费支出总额 恩格尔系数可以用来刻划不同的消费结构,也能间接反映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00=90元 试问:卖衬衫和卖皮鞋,甲商店与乙商店哪家店的盈利率更大。 1.两个公式: 盈利率 = %100成本盈利= %100成本售价-成本21 世纪教育网 亏损率 = %100成本亏损= %100成本成本-售价 2. 求解例 8 中的两个盈利率。 3.思考:盈利越大是否盈利率也越大。 反之成立吗。 在例 8 中如果你是老板,你将投哪种生意。 [说明 ]
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最简 整数比:最简整数比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 都是整数,且它们互素。 3.简单介绍连比以及三连比的性质 性质 ( 1)如果 knmcbakncbnmba ::::,::,:: 那么 ( 2)如果 kckbkackbkakcbak ::::::,0 那么 四、巩固应用 1.化简下列各比(学生讨论,教师小节方法并规范板演) ( 1) 13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