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上认识物体和图形2内容摘要: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 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数一数(电脑出示)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搭学具 (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 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 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 P36 页的第 2 题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第 34 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 P36 页的第 5 题 教学目标: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人教版一上认识物体和图形2
相关推荐
态各异的汽车。 桥头左右两边屹立着的三面红旗仿佛正迎风招展,一艘轮船正从大桥下穿过,多么雄伟壮观的景色啊。 二、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师:请小朋友拿出准备的图片,根据这幅美丽的画面,前后四个小朋友一组摆一摆,所摆的图片的位置要同画面上的一样。 摆完后小组互相说 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学生活动,上台展示,互相补充 请小朋友们闭好眼睛,想一想汽车、火车、轮船、大桥在图上的
想知道 5+2+1=8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比较两种算法: 异:第( 1)种用的是两个一步算式,第( 2)种用的是一个两步算式。 同:( 1)最后结果都一样,所以两种算法都对。 ( 2)两种方法都是用 5+2的结果 7,再加上1,得出 8的。 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呢。 第( 2)种,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 (板书课题)并建议学生多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读算式: 5+2+1=8读作: 5加
如果没有其他方法了,让学生集体说,教师把刚才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 (略) d.拓展练习: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组的算式,有没有和刚才这道题类 似的。 生: 87- 30=和 64- 40= 对桌合作一人一题说一说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指两名学生说,进行集体订正。 e.知识应用: 师:前两天,老师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 26 元,可是我只 带了 10 元钱
图。 画图时要 注意的几点:线要画直,线与线之间不能有缺口,要有一个点。 3. 展示图形,认识图形的特征 选取学生画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在黑板上展示。 分别说说你刚才用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或者说 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告诉大家的。 认识图形的特征: 正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 长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两条对边相等,有四个角; 三角形
的家都安都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汇报交流(描、印、折、画)。 ④看书第 34 页,你们想的办法和书上的小朋友一样吗。 ⑤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还要多,真棒。 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 描。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 B、每种图形至少要有 2 个。 C
B.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时它的分针都指向 12,半时它的分针都指向 6。 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 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4. 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 (讨论) 整时有几种表示法。 想一想半时的电子表表示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归纳:电子表的半时用 “30”表示。 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 “30”,就表示几时半。 [通过动手 拨一拨,观察、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