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二内容摘要:
( 2) 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 18和 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 18的因数: 18 再看 18 的因数中有哪些是 27 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方法三:先写出 27的因数,再看 27的因数中哪些是 18 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二
相关推荐
欣赏和设计 平移(图案 1) 学生作品 1 图形的变化 对称(图案 2) 学生作品 2 旋转(图案 3) 学生作品 3 教学反思: 一课三有 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平淡无奇的教学设计却在学生们张扬的个性中变 得有生有色起来。 这“生”与“色”缘自何方。 我反思教学,归纳为“一课三有”。 教师:有思考价值的提问 —— — “我们已经学习过哪几种图形变化。 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点。 ” 价值 1
准备把什么图形怎样变化。 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学生讲解创作的过程。 四、总结 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 P811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 、画图、镶嵌等活动,培养
与 (二)讲授新课 首先让我们一起看下面的两个实验,边看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想一想。 ( 1)如果把小兔子、小鸽子从小关起来喂养而不让他们运动,他们长大后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了。 ( 2) “ 运动剥夺 ” 实验:将 20— 30 岁的健康男子分成两组,要求第一组在实验期内( 20 天)一直躺着,不许起坐,站立;第 2
( 2)是废金属多,还是危险垃圾多。 „„ ( 3)纸张和废金属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 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索新知 师:你能想办法把 + 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吗。 (小组讨论) 在学生讨论、汇报的基础上
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 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 10和 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 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 3/10,一个是 1/4,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老师用图加以说 明: ( 3)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 3/10+ 1/4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 10 和
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3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4 .反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证明的。 例:图的形式 线段的形式 分数单位 „„ 5 .课件演示其中一个证明过程。 + = 6 .从这里,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7 .闭上眼睛想一想,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8 .自己随意找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组成一道加法算式或者减法算式,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和想法。 9 .计算。 强调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