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二氧化碳的性质二内容摘要:
习( 8分钟) 课后探究( 3分钟)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形成较好的课堂气氛,我引用了意大利“死狗洞”这则具有神秘色彩的新闻来导入新课,并创设问题情境,意大利“死狗洞”为什么人进去没事,小狗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呢。 让学生做一回小侦探,查查小狗的死因,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 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 首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 习 CO2的制取方法,主要引导学生从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注意事项以及反应原理等几方面进行复习提问。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 为了节省时间,我将采用flash来播放 CO2的制取过程,帮助学生回顾、复习所学知识,也为接下来学习 CO2的物理性质打好基础。 接下来是对 CO2物理性质的探究,我将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 CO2气体,让学生分别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进行学习。 然后通过实验一,了解 CO2的密度,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虑到这一部分实验原理简单易 懂,再加上实际操作可能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将采用视频来演示实验过程。 通过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来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二,鼓励学生对 CO2的溶解性进行探究,由于这个实验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我将请一些动手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上台动手实验,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建立自信。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平时打开汽水盖时,会有大量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什么。 又体现其什么性质呢,从而加深学生对 CO2溶解性的理解。 由于 CO2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学习物理性质时,我主要是采用“以问题为先导,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更加整体化、系统化,我将通过下表加深学生对 CO2物理性质的认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实验一的现象,了解 CO2是否支持燃烧,从而得出 CO2的第一个化学性质,就是 CO2不燃烧也不支。人教版化学九年二氧化碳的性质二
相关推荐
人死亡。 环境的恶化,与人类的活动是分不开的。 今天我们就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探究。 二、探究 :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引 导探究 从煤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推测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引导复习煤的知识引入酸雨的形成。 探 究 煤 的燃烧形成的酸雨。 实验探究 分组进行有关酸雨的探究实验,并开展讨论P140 的“讨论”。 指导实验,组织讨论。
金属单质, 如:铁、铜、金等 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等 考点三、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 原子 定义 特征 区别 联系 考点四 、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 若分子不发生改变则为物理变化,若分子发生改变则为物理变化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随堂达标检测
师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不当之处不要急于纠正,让他们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感受烧杯中酚酞溶液的变红是由于氨分子运动到其中的结果。 并由此认识到“分子是不停的运动的”。 对于实验失败的学 生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必要时,要求他们重做该实验。 :( 1)向一碱式滴定管先加入 20mL酒精,然后再小心加入用红墨水染色的水至 40mL处。 用食指堵住管口
别向( 1) ~( 4) 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 [实验记录 ] 测定物质 ( 1) ( 2) ( 3) ( 4) 滴入碘水的数量(滴) 1 8 15 5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 _______维生素 C 的含量较高; ( 2) 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 C 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 请说明理由:
( ) CO2 CO 色味态 密度 水溶性 CO2 CO 可燃性 还原性 毒性 与水反应 与石灰水反应 ,并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好选用(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后习题: ( ) ,使之失去结合 O2的能力 ,下
佝偻 言行相顾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征引 整体感知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③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合作探究 15段 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