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第2课人类文明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地方。 这样建立起初步统一的国家(公元 前 3000年),首都孟斐斯。 问题:埃及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金字塔 —— 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胡夫金字塔最大) 在埃及,最早的墓葬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再堆成一个沙堆。 以后墓穴越挖越深,成为地下室,在地面沙堆周围砌成石墙这种坟墓叫做“马斯塔巴”(意为石凳)。 到了公元前 27 世纪,埃及第三王朝法老杰赛尔找建筑师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石砌“马斯塔巴”在上面加了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使它高达 61米,这就是埃及第一座塔型陵墓,因为它的外形很像汉字“金”字,所以我们中国人称它为“金字塔”。 以后,历代法老像着了魔似的都给自己建金字塔,并且越建越宏伟.第四王朝法老胡夫 给自已造的金字塔最大。 胡夫金字塔,原高 146. 59米,经过几千 年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十米。 但在 1889 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石头磨得很平,虽然已历时数干年,今天人们也很难用一把很薄的刀片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宇塔、它比胡夫塔低三米但有着完整壮观的附属建筑。 有一个雕着哈佛拉的头部而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狮身人面像”。 希腊人称“斯芬克斯”雕像,高二十米,长五十七 米,整个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天然的大岩石上凿成的,至今已有 4500年的历史。 那么如此庞大的金字塔建筑,是 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 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 对于这些问题,无人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 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 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 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一座座巨大的 金字塔,至今还矗立在开罗近郊的沙丘之中。 它是古埃及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见证。 也是埃及劳动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结晶。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首先介绍为什么叫做“新 月沃地”。 同学们请看教材中新月沃地示意图。 在亚洲西部有两条大河,它们分别是东面的幼发拉底河和西面的底格里斯河,它们并行奔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波斯湾。 在两河间是肥沃的平原、这一带我们通称为 两河流域。 古希腊人称这一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人教版九年第2课人类文明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叔于勒 12 心声 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青春随想 合理安排情节。 学习片断组合法、欲扬先抑 法、对比法、设置悬念法,造成起伏跌宕之势。 牵挂是亲情伦理的金丝银线,牵挂是关爱的灯光炭火;无牵挂即无亲情;无牵挂即无幸福,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不低于 600 字的作文。 2课时写作 1课时讲评 第 7 周 1课时修改 第 8 周 第 四 单元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
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 三、教学目标及教材重难点分析: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各版块、各单元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教学重难点。 本学期在阅读方面(重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佝偻 言行相顾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征引 整体感知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③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合作探究 15段 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找出来
部分 上一页 退出 下一页 A 部分 B 部分 C 部分 课堂活动 • 你可以使用菜单中的 添加 命令来插入图片,音频,或视频 (参考最后一页,获得帮助 )。 • 想制作更多的这张幻灯片,你可以在左侧的幻灯片分页栏中选中这页,然后任意复制,粘贴。 Sect. A B 部分 上一页 退出 下一页 A 部分 B 部分 C 部分 课堂活动 • 你可以使用菜单中的 添加 命令来插入图片,音频,或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