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12内容摘要:
来研究问题的.大家再看这样一个例子:父亲和儿子一起溜冰,父亲的质量是 60 kg,运动速度为 5 m/ s,儿子的质量是 30 kg,运动速度为 8m/ s,试问父亲和儿子谁具有的动能大 ? 生 1:当然 是父亲的动能大了. 师: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 生 l:质量大动能就大. 生 2:根据计算,儿子的动能要大于父亲的动能. 师 (语重心长 ):我们计算问题一定不要想当然,这样很容易出现错误,一定要有根据,分析问题要全面. [课堂训练 ] 1.质量一定的物体„„„„„ ( ) ,其动能一定变化 ,其动能不一定变化 .其动能一定不变 ,其速度一定不变 2.下 列几种情况中,甲、乙两物体的动能 相等的是„„„„„ „ ( ) A.甲的速度是乙的 2 倍,乙的质量是甲的 2 倍 B.甲的质量是乙的 2 倍,乙的速度是甲的 2 倍 C.甲的质量是乙的 4 倍,乙的速度是甲的 2 倍 D.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也相同,但甲向东运动,乙向西运动 参考答案 1. BC 2. CD 二 \动能定理 [来源 :Zx x m ] 师: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后,前面我们推出的 W= 2122 2121 mvmv ,就可以写成 W= Ek2— Ek1= 221mv,其中 Ek2表 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 2221mv, Ek1表示一个过程的初动能 2121mv. 师:上式表明什么问题呢 ?请你用文字叙述一下. 生: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师: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师: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 W表示什么意义 ? 生: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 W表示的意义是合力做的功. 师:那么,动能定理更为一般的叙述方法是什么呢 ? 生: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师: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生 1:上一节课做实验探究物体速度与力做功之间的关系时,曾经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平衡摩擦力,实际上这时小车受到的橡皮筋的拉力就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 生 2:如果物体匀速下落,那么物体的动能没有发生变化,这时合力是零,所以合力做的功就是零. 生 3:例如,一架飞机在牵引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在跑道上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这个过程中是牵引力和阻力都做功,牵引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 ,飞机的动能就变化了多少. 师:合力做的功应该怎样求解呢 ?我们经常用什么方法求解合力做的功 ? 生:合力做功有两种求解方法,一种是先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一种方法是先求各。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12
相关推荐
球不做功;只有弹簧的弹力对小球能做功. 生 2:实验证明,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总能回 到原来的位置,可见,弹性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应该不变. 师:动能和重力势 能的总和或者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 叫做什么能量 ? 生:动能和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叫做机械能. 师:上述几个例子中,系统的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 生:虽然动能不断地变化,势能也不断地变化
是 T,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 G,根据这些数据能求出的物理量有: A.土星线速度的大小 B.土星加速度的大小 C.土星的质量 D.太阳的质量 14.长为 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 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的小球,当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时: A. 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B.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可能为零 C.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零 D.
与自主的认识和理解 材料: 卓娅和舒拉是姐弟俩,他们都是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 卓娅小时候学习很认真,成绩总是得满分。 有一次她跟弟弟一起做作业,弟弟早完成了,她仍伏在桌上思考。 舒拉说:“我来算给你看。 ”但卓娅总是说 :“不用,让我自己想想。 ”放在卓娅身旁的答案伸手就可以拿过来,可她连头都不抬,只顾自己算。 第二天,卓娅的数学成绩又得了满分,班里的同学非常钦佩她。 只有舒拉和母亲知道
筋拉到某个位置释放对小车做的功为 W,第二次、第三次„„实验时,用完全相同的橡 皮筋拉到与第一次相同的位置释放(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一样),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第一次做的功的两倍、三倍„„以后各次橡皮筋做的功就是 2W、 3W„„ 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这样进行若干次( 6次)测量,就得到若干组功和速度的数据。 2.
考下面的问题: ( 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会受到阻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补偿。 ( 2)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应该采用那些点距来计算小车的速度。 为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每两人一组,条件差的学校可以每四人一组)。 点评:通过学生分组实验, 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即发事件。
研究弹簧弹性势能应该从弹力做功人手进行研究. 师:当弹力做正功时,弹簧弹性势能应该怎样变化 ? 生:弹簧弹力做正功时应该是弹性势能减少的过程. 师:那么弹力做负功呢 ? 生:应该是弹性势能增加的过程。 师;我们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弹性势能也应该具有相 对性,我们要选择一个弹性势能为零的位置,大家认为哪个位置最合适呢 ? 生:我认为弹簧处于原长时是最合适的位置. 师:当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