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内容摘要:
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探究实验6-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观察现象:瓶子向内凹陷。 分析得出: CO2能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约能溶解1体积 CO2,增大压强会溶解更多。 生产汽水,啤酒等就是利用 CO2这一性质。 (思考)可乐,雪碧打开瓶盖时为什么会冒出大量气泡。 (解释)打开瓶盖,气压减小, CO2就会从瓶里向外冒。 (过渡) CO2溶 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引导]向稀盐酸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分析。 (讲解)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石蕊是一种植物色素,能在酸性,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补充实验]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内通入 CO2 气体,然后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分析。 (讲解) CO2水溶液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紫色石蕊又遇到酸了吗。 [学生质疑]此实验不能充分说明 CO2 一定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可能是溶于水的 CO2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也可能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的。 接着做对照实验,在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 由于石蕊试液中本身含有水干扰,所以改进实验,见[探究实验6-6] (多媒体展示[探究实验6-6]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分析实验现象)(1)喷水,只和水接触紫色石蕊不变色,说明紫色石蕊变红不是水的原因; (2)直接放入 CO2中,只接触 CO2紫色石蕊同样不变色,说明紫色石。人教版化学九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
相关推荐
__: BA ; _______: BA TT ; _ _ _ _ _ _ _ _: BA ff 例 地球上北纬 30度和北纬 60度上各有一点 A和 B,则它们之间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之比多少。 A B C A B C A B图2 例 磁带两孔转速是否相同。 “坐地日行八万里”如何解释。 四、巩固练习 下列物理量在匀速圆 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线速度 B. 速率 C.
受的静摩擦力是不是沿切线方向跟物体飞出去的方向相反呢。 这里就必须搞清参考系的问题.我们说 A 沿 切线飞出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而现在是转盘给了 A静摩擦力,因而必须以转盘为参考系来说明 A 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如图所示 ,在 A 沿切线飞至 C 的同时,转盘上 A 原来所处的位置就转到了 B 点,可以看出,A 相对于转盘是沿半径远离圆心的,这正是 A相对于转盘运动趋势的方向,所以,物体A
3.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飞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当飞船距地面高度为一二百千米时,它的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 R,航天员受到的地球引力近似等于他在地面测得的体重 mg。 除了地球引力外,航天员还可能受到飞船座舱对他的支持力 FN ,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为他提供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F= Rmv2 ,即 mg- FN= Rmv2 也就是 FN=m( g- Rv2 ) 由此可以解出
知道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哪些。 小组代表简述从所学知识及阅读的资料中得到的制取二氧化碳有关途径。 (如:木炭燃烧、人呼吸、煅烧石灰石、碳酸氢钙分解,酸(稀盐酸、稀硫酸)跟石灰石反应、酸(稀盐酸、稀硫酸)跟碳酸钠粉末反应、酸(稀盐酸、稀硫酸)跟鸡蛋壳反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等) (三)【 实验导学 探究原理 】 可供选择的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3)、碳酸钠粉末( Na2CO3)
生互动。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 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 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 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教师根据目标提问,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 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讲解过程中
4) 灯泡中的灯丝一般用的是 ,你能说出不用锡制的原因吗。 ; ( 5) 区分两块金属材料硬度的大小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 6) 铜合金和金的颜 色基本相似,为什么在制作装饰品时用金而不用铜的合金。 ; (三)、(问题探究) 探究一:总结金属的性质 过量空气、高温 ① 焦炭、高温 ② 赤铁矿、高温 ③ 生铁 例 1. 据福建《三明日报》报道: 2020 年 5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