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八上第三章病毒的控制与利用二内容摘要:

花叶病时”时,为了抓住引起这种病的“病菌”,他用连最小的细菌也不能通过的陶过滤器来过滤液汁,因为这种“病菌”通过了过滤器,所以他当时认为过滤器一定出了毛病,使病菌通过了。 1897 年荷兰的细菌学家贝杰林克,重复了伊凡诺夫斯基的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于是他断定病原菌很小,能通过过滤器,因此他把这病原菌称为“过滤性病毒”。 直到 1935 年,美国的生物化学家斯但利从烟草的捉取液汁中获得了病毒的结晶,证实了病毒的存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看清了病毒的模样,认识了它的形态结构。 关于病毒结构的教学 用挂图或投影片等直观手段配合使用,重点强调:病毒与植物、细菌、真菌不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只由蛋白质外壳和有遗传作用的核酸组成。 这病毒与绿色植物及其他生物的区别。 强调:核酸是遗传物质,与蛋白质一样,也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2.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介绍有关寄生的概念,特别强调: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