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下第二节排泄二内容摘要:
教学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尿液的形成)、各种数据资料、录象带(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模型(泌尿系统的组成)等。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引言 :“学生每天上课,憋尿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教师要允许学生上课时间上厕所。 ” 那么,鳖尿有什么害处。 哪位同学知道尿中主要有什么成分。 是在人体的哪个器官中形成的。 今天我们将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为便于学生共同分析,可把课本图 322投影到屏幕上(只出表 1 和表 2),出示思考提纲: ( 1)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的成分有什么异同。 ( 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投影中出示表 2 和表 3,出示如下思考提纲: ( 1)原尿的成分与尿液的成分有什么异同。 (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什么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吸。冀教版生物七下第二节排泄二
相关推荐
胃→小肠→大肠→肛门 对蛋白质的消化起作用的一组消化液是( )。 A.唾液和胃液 B. 胆汁和胰液 C.肠液和胆汁 D.胃液和胰液 小刚在晚餐中吃进下列营养物质,它们在小刚的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肪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右图 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 1)能分泌胆汁的是。 ( 2)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是。 (
活动 正确呢。 那么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 那么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什么呢。 好,我们向下一站出发。 请同学们观看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看过之后,哪位同学讲一下你认为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哪儿呢。 为什么呢。 淀粉、蛋白质、脂肪在小肠分别被分解成什么。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都是小分子物质,在其分解过程 中离不开一种重要的物质,是什么呢。 人体的何种器官能分泌消化这三种物质的酶呢。
( 2)你发现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 ( 3)你能否通过这三幅图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1)时,可提示学生注意眼睛颜色的变化,作为问题的切入点。 分析问题( 2)时,对传染病的特点,学生易归纳出“传染性”,教师可适当介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我国的爆发,引导学生总结出“流行性”的特点。 分析问题( 3)时,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多样的,需要教师课前做充分准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归纳,最终达成共识。
大家谈 教师活动: ( 1)教师事先将准备好的动物肾脏,解剖器具等摆放在实验台上,每组学生( 45 人)一个肾脏即可。 解剖 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肾脏的外形,颜色等。 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参考:肾的形状像蚕豆,呈红褐色。 ) ( 2)指导学生用解剖 刀将肾纵切,并进行观察,要注意提醒学生尽量不损坏血管。 指导学生对照课本的插图分清肾髓质、肾皮质和肾盂,并区分经过肾的动脉静脉和输尿管。
设计是: ① 将 2mol淀粉溶液加入 1号试管,加入1mol唾液 ② 将 2mol淀粉溶液加入 1号试管,加入1mol蒸馏水 学生活动 提示与建议 教师评价:设计了 1 号管和 2 号管做对照实验非常好,而且对照组和实验组加入的淀粉溶液的量相同只有一个变量就是, 1号管加入的是唾液, 2号管加入的是蒸馏水,设计的很科学, 为什么实验失败呢。 教师提示:人体的体温是多少度。 我们的实验温度是多少
类似的例子吗。 人体对不同的刺激的反应,都是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的,你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吗。 探究竟 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实例。 了解缩手反射和其他许多反射 1.组织学生做好膝跳反射实验。 提示学生注意: ①受试者的一条腿一定要自然搭在另一条腿上,腿部的肌肉一定不能紧张,要很放松,否则实验不能成功; ②实验者在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要先用手摸到髌骨的下沿,找到要叩击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