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夏商西周的更迭word说课教案内容摘要:
学法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针对每课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法和学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充分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我使用复习导入法,通过设置问题: 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 这种方式叫什么。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即复习上一单元只是,同时引出禅让制,教师指出在大禹之后禅 让制被破坏,导入今天所学新课。 教授新课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 1) 在第一 子目“家天下”的夏朝中, 第一个部分,首先 出示“大禹陵” 的图片,设置问题: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 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 ,回顾第一单元知识,认识到 大禹 由于治水成功,地位的提高。 设置第二个问题, 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 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获得大禹“涂山会盟”和“制作九鼎”的信息。 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大禹的地位提高,进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朝。 其次,板书,夏朝的建立,让学生根据课本回答出夏朝 建立的时间、都城。 并且 结合地图册 , 指导学生 学会通过地图,认识到 夏 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通过设置问题 : 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简单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北师大版历史七上夏商西周的更迭word说课教案
相关推荐
于 两个整点之间,求“等待时间不超过20min”的概率.验证你的猜想. 将长为 9cm的细铁丝任意剪成两段,A表示“较长的一段大于或等于较短一段的 2倍”.求事件 A的概率. 解:如图,设分点为 M, CM=x, 由于剪法的任意性, 所以 0< x< 9.
法解方程 ,经过配方,得到( ) B. C. D. A. 一元二次方程 : ax2+bx+c = 0 (a≠0) 根的情况 当 b24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当 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当 b24ac< 0时方程有没有的实数根 . 224 .2b b a cxa 21 4 ,2b b a cx a 12 .2bxxa 已知某工厂计
空气而飞翔,尾部生有大型正羽,能控制飞行方向。 羽毛轻而又有保温作用。 (填表) ,比较它们有什么区别。 这与家鸽的飞翔生活有什么关系。 (引)家鸽能进行飞翔还需要有肌肉的配合。 我们比较一下胸部和腹部的肌肉,比较它们有什么区别。 ( 胸部肌肉比腹部肌肉发达。 ) 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家鸽的胸肌特别发达,约占体重的 1/5,这是其他动物无法相比的。 家鸽借助于发达的胸肌的活动
给使者看座。 班超: (坐了下来 ),谢谢大王。 鄯善王:汉朝使者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想必已是饥饿劳累了吧。 (关心 )来人呀,上好饭菜美酒招待来使,并让来使好好休息一天,明日再叙。 第二天 班超:大王,您好 (鞠躬 ) 鄯善王: (微笑 )不知来使是否休息好了。 班超:承蒙大王关心,我休息得 很好。 大王,我正好有一事要与大王商量。 鄯善王:有什麽事就说吧。 班超:是这样的,大王
】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 (一)选择题 1. 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利的“九鼎”的是( ) A.商 纣王 B.武王 C.大禹 D.夏桀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在( ) A.约公元前 771 年 B.约公元前 1600 年 C.约公元前 2070 年 D.约公元前 1046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 A.汤 B.黄帝 C.禹 D.舜
挖、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 后来,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应当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在柴草的燃烧下就会暴裂,可以加快挖的速度。 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 20米宽、 40米高、 80米长的口子,因形状很像瓶口,因此叫“宝瓶口”。 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过宝瓶口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旱区,这样,东部的农田得到了灌溉。